首页 > 装修资讯 > 投资客聚集致房价攀升 苏州限购未至但已在路上

投资客聚集致房价攀升 苏州限购未至但已在路上

https://www.biud.com.cn 2016年05月24日14:31 家居装修知识网  

  5月17日,国土局将出让在即的五幅地块紧急撤回。同时,苏州坊间盛传当日下午,房管局相关人士召开内部会议,研讨应对当下房价、地价过快上涨之策,会议通过了限购方案,并将于本月23日公布, 24日正式执行,并且还图有“真相”。

  然而,截止发稿,仍未见相关部门有任何动静。坊间传言终是传言。但这并不代表苏州不再会出台限购令,而且随时待发的可能性极高。

  理由一:大量投资客入场,部分区域房价已现非理性飞速上涨。

  房多多苏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州楼市升温始于2014年9月,彼时苏州宣布全面取消限购,商品住宅成交量开始稳步上涨,但市场成交量价表现仍然相对平稳,需求也以自住型为主。

  而2015年330政策之后,限购取消叠加购房贷款的杠杆作用加大,一直处于价格相对洼地的苏州吸引了大批的投资客入场。房多多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5月之后,苏州商品住宅约成交量基本保持在100万平方米以上的高位,与往年月均70万平米以下的水平相比,涨幅达50%以上。

  而房价方面,房多多数据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上月,苏州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达到18000多元/平米,同比去年同期涨幅达48%。个别区域由于投资客相对集中,房价相比2014年同期甚至翻番。之前苏州房价处于相对低位,这轮上涨,一定程度上属于补涨。但部分区域由于投资客集中,房价已处于非理性飞速上涨状态,房价泡沫凸显。

  理由二:苏州住宅库存紧张,短期限购不失为权宜之计。

  房多多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5月开始,一方面,市场成交量持续高位运行,另一方面,供应却始终处于低位,苏州商品住宅库存持续下滑,由2014年的高峰的860多万平米,降至今年4月360万平米,库存消化周期更是连续5个月维持在3个多月的水平。住宅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已十分突出。而住宅开发建设周期至少在1.5年以上,库存严重不足,短时的限购,缓解市场供应的不足,不失为权宜之计。

  理由三:政府态度暧昧,限购令恐已箭在弦上,随时待发。

  17日,传言盛行时,媒体曾向官方求证,苏州市政府未置可否,住建局也模棱两可的表示,“宣传部会有统一口径”,而非正面辟谣。甚至有传言称,据住建部内部人员透漏,“市里向各区征求限购意见时,各地持反对意见的占多数。”说明政府并不是没有考虑出台限购政策,而是内部尚未达成统一。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18日,苏州就出台了“苏十条”,对价格备案实施了限价政策。而5月17日国土局紧急撤回5幅将出让的地块后,18日即出台了土地限价措施。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控制房价、地价过快上涨的决心。如果这些政策仍不能有效控制市场过热局面,政府继续出台终极大招——限购令的可能性将极高。

  理由四:合肥、南京亦有重启限购可能,一旦有城市行动,容易引发连锁反应

  此番与苏州同样在风口浪尖的城市还有合肥和南京。17日传言苏州将出台限购政策,合肥和南京亦是沸沸扬扬,称相关部门都在开会讨论限购事宜。虽然南京政府官方出面辟谣,但合肥限购令似乎也已是箭在弦上。

  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近期多次在会议上说道合肥房地产调控和监管,“合肥房地产要加强调控,防止过快增长。否则,房价抬高了城市门槛,无形中也影响城市竞争力。”

  一向低调的合肥房管局局长汪菊喜更是直言不讳的说:“政府在必要的时候,会进一步出台更为严格的政策,不排除限购限贷的政策重新回归。”

  这些足以说明限购早已在政府的储备库中,市场如未能有效控制,限购令随时可能出台。而依照中国官场的隐形文化,同在风口浪尖的几个城市当中,一旦有城市祭出限购令,其他城市很可能便闻风而动,苏州自然也不例外。

  当前,苏州市场库存严重不足,投资客大量聚集,致使房价过快攀升,从而引发土地市场热度也快速升温、地王频出,这无疑又将助推苏州房价继续快速攀升。苏州市场已经陷入非理性运转状态。因此,当下限购当出,但非长久之计。增加土地供应,满足住房需求才是维持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转的长久之策。

相关知识

投资客聚集致房价攀升 苏州限购未至但已在路上
上海否认松限购 房股仍大涨
房价下降局地限购松绑 专家:今年房地产是调整年
苏州90平以下住宅昨起不再限购 江苏全面取消限购
杨科伟:京沪限购不取消 但微调又何妨
苏州松绑限购:90㎡以上全面放开 贷款政策无变化
苏州限购松绑后首周 住宅成交1367套环比猛增5成
42城放开限购未见回暖 博弈5个月央行出手救市
苏州拟重启限购 外地人买二套房须提供纳税或社保证明
南沙放开限购传闻待核实 库存消化周期要两年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投资客聚集致房价攀升 苏州限购未至但已在路上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651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