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选购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十年陶瓷界人士深度扒皮
如今社会,所谓人生三件大喜事,莫过于买房子,买第二套房子和买第三套房子。既然买房子,那就不可避免要装修。装修这件事情对于有钱人来说,无非就是个合同上的数字问题。但是对于我等大多数工薪上班族,钱包不是那么温暖的人群来说,如何像super mario一样,跳过装修材料采购中的重重陷阱,闯过种种刀山火海,最终抱得物美价廉的材料回家,就成了一门大学问。
前些日子加了不少装修群,每天都能目睹血流成河的惨剧。直到前天在一个装修群里看到有位可怜的童鞋以360元每片的价格买得全抛釉,终于忍不住了。作为一个摸爬滚打建材界十年,看着中国陶瓷行业发展变革到今天的业界良心砖家而言,应该是要说点什么的时候了。下面就童鞋们购买瓷砖时遇见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Part 1:产地篇
中国陶瓷行业,如果按产地来分,主产区应该分为三大产区。
第一当然是广东区:如雷贯耳,耳熟能详。中国瓷砖,最好的莫过于广东区出的瓷砖。其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广东产区是国内最早开始生产建筑陶瓷的产区,从6~70年代开始,计划经济主导时代,广东产区的陶瓷产品就开始供应国内。比如最早的明珠厂(今天的新明珠集团、石湾东平陶瓷厂(即今天的东鹏陶瓷)等等厂家。80年代开始引入国外第一条生产线,开始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流程。到今天为止,广东石湾的陶瓷已经有接近5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50多年的积累当中,广东产区的陶瓷机械设备配套、釉料供应、本土原料采购优势、研发优势等等,都给广东区带来了比较大的优势积累。可以说稳坐领头羊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佛山这几年经济腾飞,开始注意环境保护,很多陶瓷厂迁往佛山周边,如肇庆、河源、高要、清远等地,而把销售公司留在佛山,也就是形成所谓的“总部经济”的格局。
第二:华中区:华中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三地。华中区的发展,也是佛山的陶瓷企业及资本向外扩张的一个结果。大概从2000年开始,出于成本采购及物流因素的考虑,许多陶瓷企业把扩张的目标放在了物流方便的华中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新明珠集团的江西生产基地,及顺成集团的湖南临湘生产基地,及新中源的湖北当阳生产基地。这一类产区由于起步比较晚,产业配套、机械维修等尚没有完全成熟,只能生产工艺简单的产品,其销售目标也以周边辐射的地区为主。因其物流成本低,所以可以以价格优势冲击当地市场。在近几年也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成绩。但是在产品整体品质上,仍然和广东有比较大的差距。
第三:山东区:山东区的主产地在淄博一带。实质上和华中产区一样,也是小部分佛山资本企业扩张的结果。但是与华中产区不同的是,山东产区的资本结构,以山东本地为主。山东砖这几年厚积薄发,釉料的研发和应用发展速度很快,直接导致了釉面砖的崛起。同时依靠中部的区位物流优势,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产品配套及人才积累方面,比起华中产区,山东产区离广东产区要更为接近一些。但是!而山东产区最要命的一点是,企业缺乏品牌操作意识,对于品质管控这一块非常意识淡薄。所以就造成了产品杂乱,良莠不齐的现象,产品质量稳定程度甚至不如华中产区。虽然在市场上能依靠自己的优势取得一定地位,但是整个山东都仍然缺乏像广东产区这样能影响全国的品牌,所以一直价格在市场上也卖不起来。个人以为,山东砖沦为今天这种便宜货,确实可惜。
除上述三大产区之外,在全国另外还有四川夹江、辽宁法库、内蒙包头等小产区。因为性质类似华中及山东产区,而影响又甚小,产品质量极不稳定,完全不成气候,故不再做赘述。
Part2、厂家与品牌篇
陶瓷产品和任何工业产品一样,决定其质量的最大关键点,在于标准和流程。只有好的标准与流程,才能出来好的瓷砖。而一家厂的规模大小,就决定了其实施标准和流程的执行严格程度。通常决定其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窑炉温度控制、粉料细度、压机强度、釉料来源等等。
在这里要注意一个概念:生产厂家≠品牌!这也是通常选购产品一个最大的误区。
因为陶瓷生产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是非常高的,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这样巨大的资金门槛就把很多商家挡在了门槛外面。但是他们也要卖瓷砖啊,那怎么办?
当然是贴牌了。所以大家在市面上看到的很多瓷砖,有大概50%左右,都不是自己生产,而属于贴牌的品牌。50%只是保守估计。实际上这个比例,应该也许要更高一些。
但是贴牌并不意味着质量就不稳定!贴牌只是说这个产品中间转了一趟手,通路成本会稍微高一些。那么实际上也会加到价格里面去卖给消费者。当然,质量如何,还是跟其本来选择的贴牌商有关系。有的品牌意识强,注重信誉的品牌,那么就会选择成本高,生产质量稳定的贴牌商。反之亦然。而且贴牌不仅仅是只存在小品牌。即便是一些超一流著名品牌,他也会有贴牌行为!至于如何去选择,下文会详细讲到。
每个厂家都有自己的产品优势领域。擅长抛光砖的就专门做抛光砖、擅长仿古砖的就做仿古砖、擅长全抛釉的就做全抛釉。极少有厂家能把每个产品都能做精,并且有优势的。至少目前我没有见到。打个比方,在行业里的运作是这样的:某一线超级著名品牌A,其抛光砖产品自己不生产,而是从B厂购进。B厂生产的这款抛光砖,35元一片。交由自己的品牌销售,加10元变成45元。而品牌A将同一片砖拉回去,换上自己的包装,就可以卖到70元一片!这种例子在大品牌来说,几乎每家都存在。所谓品牌附加值,暴利之处,就来源于此。同样的产品,换个包装就能翻上一倍的利润。所以我们看到的各行各业,不管做什么产品,都哭爹喊娘要走品牌路线,实际上就是来源于资本对于暴利的追逐本性。
好,现在我们看看这个砖是怎么卖到我们手上的。
B厂45元-->出厂到经销商手里加物流运费+店面租金+水电+职员工资+装修费用+广告宣传+业务维护+售后服务+自有利润=90元/片给到业主消费者。(90元已经算是合理价格,并不夸张,想想现在做生意的店面租金,工资什么的你就知道了)B厂尚且如此,那么A厂呢??
所以,产品本身价格不高。但是中间的流通成本,就被人为地拉高了。这一结果就直接造成了到业主手中的价格翻倍,甚至黑心商家的翻上几倍。运气不好的童鞋,就直接被狠宰了。就比如那天全抛釉360元/片的童鞋。
关于十大品牌那些事儿
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瓷砖或者是其他东西的时候,比较会把所谓“十大陶瓷品牌”或者“十大xx品牌”作为一个重要购买依据。
国家工商总局在2008年就有明确法规出台,禁止任何行业任何机构以任何形式进行所谓的十大品牌排名活动。市面上的十大品牌,基本都是厂家和无良媒体勾结的产物,所谓我给你钱,你就给我颁个奖,十大品牌。排排坐发果果,人人都有份。这一结果直接导致了你现在到市场上去看,所谓的十大品牌加起来足有200多个!那么请问…多出来的那190多个是哪里来的呢?我只好猜测:无良商家们的数学大概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本文经《装修情报》授权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严禁在任何渠道平台以任何形式转载!
【材料选购】 地板和地砖哪个好?多重性能标准比出合适的选择
【装修知识】定制VS自制,丰“衣”足食不容易
【装修知识】定制家具,编辑带你试试水
【家居布置】卫生间里变换出小魔法
【装修设计】小户型厨房如何设计
【装修设计】装修设计时哪些东西要优先考虑?
【装修经验】监理,让工人更“听话”的法宝
【装修知识】解析夏季雨季施工,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材料选购】功能五金选购的小常识
相关知识
瓷砖选购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十年陶瓷界人士深度扒皮
选购家用全自动洗碗机,你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个人别墅地下室改造,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关于投影仪你不可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瓷砖选购到铺贴的那些事儿
梁喜娜:家用中央空调室内机安装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水电那些事你不知道?别急老师傅教你水电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揭秘你不知道的门窗那些事儿
实木地板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灶台和水槽高度应该不一致?你不知道的厨房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