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世界的生活家|李晓东:自省的地域实践

世界的生活家|李晓东:自省的地域实践

https://www.biud.com.cn 2017年07月21日21:03 家居装修知识网  

 

继米兰站、深圳站之后,“世界的生活家”设计文化交流活动第三站7月19日在郑州举行,来自河南各地的设计师参与了此次盛会。“世界的生活家”由新浪家居、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生活家地板共同发起,联合各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邀请各国知名设计师演讲、对话,以“设计”为出发点,从不同的文化视角解读当代多元的文化和生活形态。在4月我们与深圳设计师们领略了意大利设计的人文之光,此次联合荷兰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一同来分享荷兰设计的魅力。荷兰著名建筑事务所NEXTArchitects联合创办人 John van de Water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李晓东发表演讲并进行对话,为大家奉上一场关于中荷设计文化的精彩思想激荡。


以下是李晓东演讲内容的整理。

 

李晓东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

李晓东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同年留校任教至1989年,期间在山间修禅问道、寻根求源,思考传统中国文化在当代建筑实践中的传承之路,成为他后来一系列思想的源泉与创作的基础。80年代,李晓东决定暂离国土到现代建筑学发展蓬勃的西方文明探究其理论与实践体系,以寻找自我在世界中的定位。1989-1993年间,就读于荷兰戴尔福特理工大学及安德毫芬理工大学,获城市设计硕士及建筑学博士学位。1997年起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学院任教,其教育实践得到了国际认可,2001年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主席奖优秀教师奖,2002年获美国注册建筑师协会教师奖。

 

2005年李晓东回母校清华任教,任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并启动了国内第一个英文建筑学硕士项目。李晓东受邀多次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士、瑞典、英国、德国、意大利、香港、印度、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以色列、印度尼西亚等地做主题演讲。与学术研究并行的是他高质量的建筑设计项目,得到了建筑界的广泛认可,获得联合国文化保护创新奖、阿卡汗建筑奖、亚洲建筑金奖、美国“建筑实录”中国最佳公共建筑奖、Moriyama RAIC国际奖等世界重要的建筑奖项。



 

我的演讲主题是《自省的地域实践》,这个题目看着比较高大上,但其实我想讲的点很简单,就是身份认同。当你能很清晰定义你的身份认同的时候,你的建筑的身份认同就有了,你就自在了,你的建筑就能打动人了。


从大的文化背景来看,时间轴上,中国有非常悠久和辉煌的历史;从空间来看,现在的中国城市感觉很现代,从近距离看中国的时候会发现,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得太快,很多问题来不及考虑,所以造成了很多非常棘手的事情。我想从定义中国的问题开始,去探讨我做每一个小建筑背后的原因以及我采用的方法。

 

梁启超先生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认识到中国不过是另外一个国家的人。梁启超到日本留学后,从日本看中国得到了很多启发,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已经进入一个现代化过程,他回来想改革但没成功,我们错过了一次很大的机会。第二次机会是新中国的建立,后面也走了很多弯路,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从意识形态去定义新中国应该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当时除了吴冠中先生,很多绘画是不可以把风景画作为日常创作的课题,因为那个简单审美是属于资本主义的,我们要歌颂社会主义倡导的东西。当时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是毛泽东的中国,我们的创造力都集中体现在政治宣传上。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候,中国就像得了一场大病的老人,恢复起来非常困难。


从1976年到1989年中国有一段真空时间,就是政治上的不明确。文化大革命以后很多人都避免去谈政治上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我们生活开始一点点往回走。当真空结束之后所有东西都往回填你会发现非常有意思,就有代沟,这个代沟是我们历史上体验过的最大断层。1980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个画展,有一幅画打动了很多人,罗中立的《父亲》。这幅画让很多人觉得很震撼,这个画出现之前所有的形象都是摆POSE,这幅画把真实的东西放大了数十倍。

罗中立画作《父亲》


而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建筑都要发生变化,怎么办?不知道。上世纪用的最多的字我估计就是“拆”字。那怎么办?咱们请大师来。1978年请了贝聿铭做当代的中国建筑,他坚持不在长安街上做,要在香山做。当他把这幅图给领导看的时候,领导非常很失望,领导们希望贝聿铭给中国做一个当代的中国建筑,而贝聿铭做了传统的建筑。当时贝聿铭说,当你在寻找当代性的时候,你首先要找到你自己是谁。这个就是认同感。


1980年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有很多禁区不知道可不可以进来,最开始从朦胧诗开始,从张贤亮的小说开始,慢慢才有张艺谋、崔健,对自身文化从从全面否定到逐渐再拾起来的过程,每一步都是慢慢发生的。当时有一部系列剧全面否定中国文化,说5000年文化是包袱,要砍掉。所以当贝先生把这幅画拿出来找回中国认同感的时候,领导们觉得也对,改革开放我们必须从定位自身开始。

 

这件事影响非常大:一是对我们自身认同感的定义很重要;还有一点,中国建筑师从那以后将近20年时间基本都是以贝先生的思路,符号式寻找中国认同感。第二点我觉得开始可能还行,但是如果地域建筑只是从形象上定义,对我们后来的发展会有影响。80年代我曾经在黄山跟进一个项目,这个房子把徽州民居元素体现出来,你很难说这是什么时候盖的房子,跟100年以前盖的没什么差别。很多人都是这种思路,从形式上来寻找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知。于是到90年代末就出现一个问题,建筑应该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本来是一个论证题,可是逐渐变成了选择题。北京西火车站我认为是全中国最差的火车站,不光是功能,包括形式,北京的客运站要代表北京,最代表北京的是什么呢?故宫,大屋顶。我们从形象上靠近认同感。        

北京西站


前几年媒体选出来中国最丑陋的十大建筑,从这些可以看出创作的思路,每一个可识别度都很高,每一个都可以描述这是什么,可描述性以及从视觉上的认知度变得很重要。我们老端着,放不下。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代表中国,怎么设计才行?用了红色的斗拱。你看英国馆,一吹能吹跑的感觉,很放松,我们为什么这么沉重?包括G20峰会主会馆的设计,基本上一样的姿态,端着。从国外回来的年轻建筑师看到中国这种现象的时候,怎么想?跟中国建筑没关系,我做自己的。这是一位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建筑师,30多岁回来突然有机会做50万平米建筑,几乎是十八般武器全招呼上,从色彩到形象,堆砌。


中国突然有钱了,有钱人开宝马我就开宝马,有钱人坐奔驰我也坐奔驰,这是由穷到富体过程中出现的集体不自信现象。不自信就虚张声势,这是中国90年代到20世纪初、普遍的问题而。当你积累足够多,足够自信的时候就会虚怀若谷。

 

当年荷兰建筑师库哈斯到中国,一看就知道中国人要什么,夸张对吧,那我就给你建夸张的房子。央视大楼造价是同样面积的世界最高楼哈利法塔的1倍多,为什么?从底下走直线是最简单的结构,央视大楼是两个悬挑结构,同时施工有很大风险。施工时候地震怎么办,两条缝接不上了怎么办?它后面有一栋楼后来被烧掉了,但是没有拆掉,因为这是央视大楼的负重。


为什么身份认同很重要?当你的身份认同最清晰的时候,你喜欢做的事情跟你能做的事情高度吻合的时候,你的幸福指数一定高。如果你能做的事情远远低于你所期待的时候,幸福指数一定低。

 

我说的自省地域主义就是身份认同的过程,这个身份认同包括文化、经济、材料、气候条件等等。举两个例子。新加坡和香港。新加坡1965年成立国家的时候,有英国人、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等,没有一个人叫新加坡人。成立国家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新加坡的身份认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造一个传奇故事,新加坡人逐渐把鱼尾狮作为身份认同的标志。只是有一个标志还不够,还得有地标。新加坡当时不会盖房子,请了55个大师来,后面最重要的地平线都是由世界各地的大师搞的。某一天新加坡突然发现从海上看新加坡的时候,这些地平线上的高楼像海市蜃楼一样,跟新加坡这个热带国家一点关系没有。这就出问题了,鱼尾狮是我们的身份认同,但是我们的城市跟建筑好像跟我们没有关联性。


东南亚国家大都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后殖民主义时代转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殖民地国家独立的时候要重建自己的身份认同。印度人很骄傲我们是印英帝国,但是它也要独立,要找回印度人的感觉。怎么找回感觉呢?后殖民主义讨论的核心是中心跟边缘的问题。唐朝时中国是中心,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都派遣唐使来学习中国的文化。但复制永远成为不了中心,因为你放弃了自己的身份。你要独立思考。库哈斯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如果是一个很混乱、肮脏的现状,建筑师不是把肮脏弄干净了,从天而降做一个干净的东西,而是跟肮脏东西对话,从肮脏中找出新的东西。我的导师跟我说过这样的话,从垃圾堆里能找到美你就是大师了。这是库哈斯做的房子,现实是肮脏的混乱的,他的房子也是肮脏、混乱的,八根柱子没有一根是一样的。


独立思考从什么开始呢?从问题出发。新加坡建筑的问题就是新加坡在热带,热带生活要遮阳、避雨、通风,房子如果能做到这三点一定是热带房子。新加坡考虑清楚这个问题以后,从90年代开始就做这样的房子。这个房子因为这个节点设计获得了阿卡汗建筑大奖。新加坡人找到了新加坡这个国家或者说城市的认同感,所以整个东南亚新加坡建筑师应该是最领先的,因为他们有原创,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国土环境、文化跟现代生活方式的解决方案。


第二个案例是香港。香港是不需要建筑师的,这个地方地少人多,造房子直接往上摞就好。没有空间怎么办?那就让空间多功能。这就是香港,标准化,多样性,当我们了解这点以后会发现大的问题解决了,小的问题就是技术问题了。物以载道,当你的设计能讲出道理的时候,打动人的不是形象而是道。


香港设计师张智强的改造是很典型的。小时候张智强与父母和3个妹妹同住一个面积32平方米的房子。后来父母妹妹搬走,张智强开始拆墙,采用移动间隔和家具,可以组合成3类生活空间,包括一个超大屏幕的家庭影院,容8人看电影。香港人一生都在处理拥挤,张智强以香港的居住经验,来源于后巷、笼屋、点心蒸笼等灵感进行创作设计。张智强的房子经过了三次改造,在狭小的空间中变化出了多种生活可能,有70多种变化,成了小户型变出大空间的典范。这就是香港的居住问题解决之道。


这是意大利一个很普遍的家居店,卖的这个塑料做的椅子很便宜,大概人民币200块钱一把。店主非常聪明地把背景弄成黑的,椅子摆在黑背景前就感觉很纯,不是那么廉价。这是他们设计的厨房,细腻到什么地步呢?你看水龙头的把手,好的车挂挡很顺滑,这个就跟好车的挂挡一样很顺畅。水漏是看不见的,整体看非常干净。这是意大利的一个小镇,有几个非常有名的汽车企业。我们发现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过去、现在、未来有非常清晰的沟通。我要说的重点就是,能不能串连起来,把身份认同这事做得比较清晰。


吴冠中先生的画,非常当代,也非常中国,我很喜欢。但是我相信吴冠中先生画这幅画的时候只是随手画出来,没有想太多。因为从法国留学到中国生活的背景,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当下的理解是由心而发的,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


下面把我的创作结合身份认同介绍一下。第一个作品在丽江,是我们筹资捐赠的一个小学,玉湖完小。所谓身份认同就是,这里的材料都是当地的,建造者是村里面的民工跟我的学生,这房子是个新房子,但是又必须融在老的村落里面。第二个项目也是在这个村里,是我的第一个甲方。他看到这个小学以后觉得挺好玩跑到新加坡找我,说你给我做一个宅子吧。我们到村里面来看地,当时我吓了一跳。玉龙雪山是阳刚气非常足的地方,人很难待下来,住在这里必须要有一个平衡,就是阴阳。所以我在设计这个房子的时候通过营造阴柔的环境跟阳刚的大环境取得平衡。我们来的时候看到这个山洞,从楼梯上去可以看到玉龙雪山,上去后会看到非常低调的建筑,每一间房都能看到水,水的高度跟水面地平一样的,这样更近水。没有任何装饰细节,全都是功能上的需求。细节以及水面,还有房子的围合形成阴柔之气,再看玉龙雪山就不那么张扬了。

 

 第三个项目在福建漳州一个叫平和县的小县城,叫做桥上书屋。身体发生异样的时候是体内能量发生变化,通过针灸能把能量疏通。我们尝试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针灸疗法应用到建筑里去激活能量。这个社区的问题是闭塞,没有公共社区。怎么激活?联接,沟通。所以当时我做模型时候想到的是怎么把两个公共设施联接起来。这是个学校,有两个班,把小学放到社区的中央也是希望通过小学能量团把社区激活。

 

现在学校成为村子新的认同感,村民们都很自豪,这个房子得了很多大奖,现在也是旅游点,很多人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看这个房子,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游客到这里来。等于给这个村里面开了一个窗口。两边的舞台可以演木偶戏,虽然不大,但是多功能,同时也是一个小商店。它是村里面最公共的建筑,也是最具有能量的建筑,小孩们下课了都不愿意回家。

 

第四个小项目在北京怀柔,是一个书屋,也希望通过书屋给当地村民带来收入的可能性。我去到这个村子里,特别大的体会就是房子周边到处是柴火棍,因为山区用柴火来取暖、做饭。我刚才说身份认同,你能不能让这个房子就像从这里长出来一样?柴火棍在这里并不是装饰,我不喜欢装饰,我认为装饰是二流的做法。看书光线不需要太强,有了柴火棍的阻隔,光是被过渡进去的而不是直射进去的。有一张照片,有一个小孩拿着一把伞在深圳图书馆看书。这里面没有任何家具,就是建筑、结构、家具在一起。这个地方没有任何能源的供给,没有空调,所以必须通过设计达到冬暖夏凉。这房子在水边上,夏天室外温度30的时候水表温度是20度,低温会形成对流,这房子6米高,在入口这个位置,顶层高温会把低温从入口吸进去,然后从窗口出来形成对流,在夏天室内的温度跟室外树荫底下温度一样。冬天反过来,上面的热会辐射到里面去。

 

这个木头没有做任何处理,现在已经长植物了,我希望将来鸟可以在这里做窝。建筑的进化可以变成一个自然的过程,某一天它会消失掉。冬天下雪很美,不下雪的时候这个房子跟山的背景融合到一起去。书是大家捐的,三个月不到书就满了,有1万多册。来这儿的人都有一个感觉,我也是这个书屋的贡献者,这使得书屋成为一个信息交往的平台。

 

这几个都是小项目,我现在介绍一个大项目来看看在城里面身份认同是怎么定义的。这是位于深圳市中心一个学校,他们希望有8万平米的建筑面积,可是占地只有2万平米,要做一个高密度的亚热带城市中心的学校,怎么做?有很大挑战。如果你定义清楚了就找到了身份认同,如果定义不清楚就是另外一个建筑。

 

在城里做建筑有一条红线,你不能超过这条红线。甲方会都要求在红线以内面积最大化,那基本上没什么可做的。我想挑战一下这条红线。红线能不能理解成结界,通常学校的围墙或者建筑直接落到红线上,我希望这个红线的存在使得学校没有冷冰冰的墙。第一根线是平台,把学校架在平台上,这样容积率可以低一点。沿街道做了一片水面,可以看过去但是走不过去。这是平台层底下的公共空间,平台层是花园,上面把跑道给架起来,我把体育场地部分分解成16个单元,在空中跟学校融合在一起。我们看挺像亚热带风格,有绿化,但绿化不是装饰,是整个生态系统有机部分,遮阳用,包括公共花园也是通风用的。关于空间效率,就要结构最简单化。当你最简单结构的时候造价最低,空间效率最高,利用率最高,空中花园使得活动空间最大化,学生可以在上面跑步。这我叫做变异,学校不应该是标准化的,你应该教给学生创意的思维方式。

 

还有一个好玩的项目也开始施工了,江西庐山脚下的一个禅宗寺庙。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非常兴奋,因为国内还没有用当代手法去做一个寺庙来诠释什么是禅。我希望通过当代建筑的手法来诠释寺庙是什么样的。传统寺庙几乎都是烧香拜佛,我希望这里不是烧香拜佛的,而是用来开悟。释伽牟尼说佛不是用来拜的,是来修的,我希望通过环境设计来达到这个目的。我希望把建筑最简单化。这里只有一尊释伽牟尼佛像,如果没有众生像就没有三宝,没有三宝我们普通人跟寺庙很难发生关联性。进入主殿之后经过不同的起承转合,最后整个庐山展现在你面前。建筑的结构和材料很简单,很当代,但是你能感受到禅意。


相关知识

世界的生活家|李晓东:自省的地域实践
居然之家李晓东:延长三包期和家具以旧换新政策立足于消费者
视频:专访居然之家建华店总经理 李晓东
浪度李晓东:家具行业转型最大困难在于观念
浪度李晓东:拥抱互联网最重要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李晓东:服务红木行业,助力浙江创造
世界的生活家|李苏: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便是“生活家”
世界的生活家|杨承朴: 享受生活,也享受工作
世界的生活家|中荷设计文化对谈
陈晓东:坚持以设计为原动力的国际化道路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世界的生活家|李晓东:自省的地域实践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67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