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世界的生活家|赖亚楠:为爱的生活设计

世界的生活家|赖亚楠:为爱的生活设计

https://www.biud.com.cn 2017年09月21日22:54 家居装修知识网  


由新浪家居、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生活家地板主办的“世界的生活家”设计文化交流活动第四站9月19日在贵阳举行。联合德国驻成都总领馆,邀请德国建筑师BinkeLenhardt 、中国设计师赖亚楠,从东西方的不同视角去探讨“Less is More”的现代设计精神。


以下是DOMO nature 创办人赖亚楠的演讲整理,完整的演讲内容请点击【视频直播】观看。

 

赖亚楠

DOMO nature 创办人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2016央视《秘密大改造》特邀设计师

2010年度中国设计十大杰出青年

2012年度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杰出设计师

2016中国设计年度人物

入选2016美国室内设计杂志“名人堂”

什么是设计?设计师在想,普通老百姓也在想,品牌也在想。在我看来,生活当中设计无处不在,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设计,甚至有人说设计就是一切。上世纪八十年代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说,“我们可以没有政府,却不能没有工业设计”。

 

什么是好的设计?这是我这两三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设计不仅仅带给我们美好的、有意思、有情怀的东西,同时也带来另外一些东西,它无孔不入,把我们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每一个形象、每个人的言谈举止无一不是经过设计的,也因为设计拉开了很多的层次。设计在满足一代人消费上的优越感时,反过来也引起很多问题与争议:种族、性别、屌丝、精英、土豪、高富帅、白富美……等等阶级的划分。这是设计的目的吗?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一些让我们感觉面目不堪、难以接受的设计,不求最好,但求最大;不求最大,但求最贵……产品优质性、理性、温度在哪里?我把这样的设计定义为过度的设计。


在这种背景下,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做什么样的设计。2000年的时候,我尝试做退物质化的设计,也就是适度设计。这些产品我很多朋友非常喜欢,也有一些朋友给我提出强烈的要求,他说,赖老师你的东西我很喜欢,但能不能把你的产品做得看上去值钱。我说,你不知道我费了多大心力才让它们看上去不值钱。


刚才我认真地看了Binke Lenhardt的设计,我认为那是好的设计,因为他们用最节制的方式做设计。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用一段话描述了他对设计的理解——我对设计高度的理解是,它达到了柏拉图式的崇高,数学的规律、哲学的思想,由动情的协调产生的和谐之感。这是设计的目的。

 

这是当下的现状,这是你在世界很多角落能看到的城市面貌和生活的景象,没有一个人对它有疏离感,因为我们如此熟悉。展望未来,我们应该有新的理念提出来,设计的目的应该是创造人类健康、合理的生存方式。这不是口号,这是设计师的基准和原则。

 

什么是好的生活方式?老祖宗早就给我们留了一句话,叫“留有余地,适可而止”。在当下设计师一个基本工作就是把美好、愉悦奉献给社会,而面对不好的现象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有批判的精神也是责任的一部分。

 

曾经在中国很多的地方,一个县政府办公楼做得比美国白宫还要气派。厦门是我从小到大最喜欢的城市之一,我大学毕业时有机会到厦门大学当老师,但我想我不能离开北京。有一次我带着学生去厦门鼓楼采风,路过厦门大学,我肠子都悔青了,有山有海有湖,多么好的地方。眼前是一个非常优美的天际线,但是被一对兔子耳朵样的建筑粗暴破坏掉了。是谁认可了这样的设计?


 

设计师要学会与自己冷静对话:

设计怎样才算诚实?

我们忠实于自己吗?

我们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吗?

我们的建筑和城市规划会进一步提高人们之间的平等吗?

我们的设计技巧会给别人带来启发和机会吗?

 

2012年到现在,每一年我都会参与一个公益项目——12间公益设计展,这个项目的主题是“设计为民生”。我们服务的对象是那些普通的人,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在生活中拿钱来消费设计,他们可能拿钱去买家具、防盗门,但从来没想过用钱来消费设计。所以,这个项目本身不在于我们给这些家庭还原出一个什么好的生活面貌,而在于告知他们,在他们的生活当中设计有多么重要。

   

在今年有12位设计师参与了这样一个项目——《秘密大改造》。我们服务的用户不知道我们在为他们做这项工作,我们必须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在14天时间里,把一个乱七八糟的家变成毛坯,然后再重新按照现在的高标准配置做完,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过程。

 

这个项目要服务的这群人非常特殊,他们真的是用内心的情怀和高尚的情操,为这个社会、为身边人默默做奉献。我们为这样一群人,在短短的14天之内打造一个家,这个过程我自己受益良多。我没想到我的工作可以得到那样的肯定,这家人因为你的出现,可能他们后半生的生活完全不一样。这件事让你有足够的成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我服务的是一个警察家庭。老爷子现在70多岁了,他一上街就手痒痒,在我们眼里正常的路人,在他眼里可能是小偷、罪犯,他老想上手去制服人家,但是他岁数大了做这个事情很危险,家里人严格控制他外出。老先生一生获得很多特殊奖励,他是那个年代的楷模,他女儿也是所有人一提都会点赞的人民警察。在这个改造过程中,不是他们有收获,是我们有收获,我们收获了这个社会最高的诚意,我们知道我们的未来应该用什么方式来生活,或者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为普通人、所有人研究住宅,这就是恢复人道的基础,这就是设计,这就是爱。

生活在当下,无论如何不可能回避这些现实:区域背景、历史、文脉、自由、变革知识、开放……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做设计?

 

这些图片大家都很熟悉,这里的很多东西原来离我们非常亲近,就是以前的日常,现在它们离我们越来越远。现在衣食用度不用这样的方式,所有都是工业产品。这个社会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我小时候爷爷奶奶喝茶有自己的器皿,而现在喝水用一个塑料瓶子、纸杯就解决了。还有这些美丽的城镇,我相信贵州有很多,这也是我爱贵州的原因。这些房子用天人合一的方式立存在这个世界上,但它们渐渐消失。在中国,我现在特别害怕一个词,叫“开发”。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关注历史最有文脉感的东西?

 

如果有人问我,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设计是什么?我永远会说中国人的筷子。中国人用两根木条可以搞定一桌满汉全席,西方人有很多刀叉但只吃三道菜。中国人老祖宗生活的智慧是卓越的。

 

我第一次用自拍杆是在厦门,在码头边上20元买了一支,现在变成了我们公司小伙伴的出游神器。他们送了我一支红色的,我跟我先生出游的时候不用尴尬地找人帮我们拍合影。好的设计,是如此呵护着每个人的生活。

 

设计是你思维的产物。我分享一个德国如父如师的好朋友的故事。他是一个设计大师,他会做特别棒的模具和手工艺,他开一辆奥迪A4厢式货车,后备厢有很多工具。他特别喜欢中国,每年我会邀请他到中国来,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逛潘家园,买一点他喜欢的老的物件,然后就心满意足地抱回去了。另一个爱好是吃红烧肉和烤鸭,还需要美女陪伴。这是一个非常可爱的老先生,今年已经85岁。

 

我给大家看看一个设计大师的家,没有什么设计的家,生活了40年,四个女儿在此出生,他家里所有的陈设和摆件都那么朴素,完全是按照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后面的书架是他自己做的,墙上挂满了版画,家里还摆放着他奶奶生活时的器皿,他说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我自己,我还跟我家族的人生活在一起。我们会看到日常的琐琐碎碎的东西,都是他喜欢的,但跟钱没有关系。

 

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告诉我你平常吃什么,我就可以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把生活方式、人生观和空间糅合起来,居住不再是栖身,而是生命和人格的涵养。在当下,生活应该以境界甄别,如何达到这样的境界,要靠你的思维方式和对事件的思考。我的思考就是,如何在我的设计当中传达出人文气质?因为我是中国人,有这个基因,我应该如何做中国的设计?这是我这些年思考和创作的命题。

 

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做的北京菊儿胡同改造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他把老北京邻里间的生活状态用很好的适度方式传达出来了。他曾说,我将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设计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这句话没有理想地实现,我们会看到那样一些泛滥的、过度的或者根本没有办法表述的设计。

 

还有很多很好的案例,比如苏州博物馆。这个项目可以说明出生在那样一个人文环境下的世界顶级建筑师,他内心当中家园到底是什么?故土是什么?文化是什么?虽然他是一个国际化的建筑师,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美国,但内心对中国文化的情结丝毫没有减弱,因为那就是他真正的基因,他做任何东西部可能舍弃这个。

 

接下来的设计是我基于以上思考之后尝试做的。

 

这套黑白意象翘头案作品非常早,大约在2003、2004年,是我至今最喜欢的作品。它有非常好的设计感,但它却收获了最差的商业价值。我用传统的大漆、蛋壳镶嵌来做产品,想把中国老祖宗最精华的手工艺传承下来运用到当代。这套作品出来之后没有人不说好,但叫好不叫座,因为这样的产品需要3-4月的制作周期,这是一个极高的成本,成本一定要换算成商业价值。最后这个产品被封陈在博物馆,而我是希望它能够进入千家万户。

 

后来我们越做越聪明,开始换一些自己比较喜欢而且市场能够接受的、天然的、有强烈质感的材料做东西。这些产品在巴黎卖得非常好,所以我又幼稚了一下,我认为这些东西在国外卖得很好,在中国应该没问题。2008年我把这些东西带到中国,在中国开了第一家店,结果一直不温不火,完全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热闹。坚持到现在,这几年市场反馈已经很不错了,我们的产品用在各种各样的空间里,每年我们会推出近百款新品。

 

2016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我们的产品在中国市场整整10年。为此我们推出一个新的系列,就是DOMO nature,它是一套度假系列产品。我希望在我的产品中突出松驰的状态、适用的感觉,或者是有意思的、有情趣的想法。做这套产品的初衷也不是出于商业考量,因为那时我做了一个度假酒店的空间设计,没有找到合适的软装,我一贯的原则是求人不如求己,所以做了这个系列。这些产品超出我的预期,在市场上有非常好的反馈,包括美国、加拿大、南美洲、东南亚地区,真正变成国际化的产品。

 

我喜欢收集全世界各地的破烂货。2000年我做了一个装置,这个装置是由很多垃圾堆叠而成的。这些垃圾收集自周边,通过这个项目我跟周边废品收购站的老板们变成了老朋友,他们现在经常给我打电话,我们又来了一批暖气片……这也是物尽其用的方式,这个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设计师应该在这方面做引领。绿色设计在西方是一个不用强调的观念,在西方有很多非常好的实践者和成熟的产品呈现。明日的市场,消费性的商品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将是智慧型,且具有道德意识, 即尊重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实用商品。

 

未来,我相信改变的力量。我刚才分享了一些负面的东西,但我依然是一个很有韧劲的人,我们的队伍都具备这样的力量。这种力量在每一个设计师的手上。所以,谨慎地用你们的笔画每一个线条,谨慎地抛出每一个概念,它都可以代表我们未来改变世界的积极动因。

 

价值观决定文化观、审美观和设计观,我们应该好好梳理一下,强化影响未来的信念,我们应该为这个世界上所有人提供最有价值的参考。好的设计应该真诚地体现对当下的思考,对昨天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仰望星空,只关注脚下是没有希望的——不可能有失去灵魂的卓越。


相关知识

世界的生活家|赖亚楠:为爱的生活设计
中国设计有态度之赖亚楠:留有余地,适可而止
赖亚楠:用产品自身语言呈现设计的美好本源
赖亚楠:12间给年轻人打造有尊严的生活
赖亚楠:最生活 走心的设计才能真正抓住消费者
顶层大师谈丨赖亚楠:搭建一座人与设计的桥梁
专访中国设计年度人物赖亚楠:好设计要像好演员 自然流露无痕表演
开讲啦|赖亚楠:设计是一种状态
“旧爱设计”系列第四期——赖亚楠:收集旧物已然是我的执著
赖亚楠&于红权:从爱情到事业,设计的灵感源于爱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世界的生活家|赖亚楠:为爱的生活设计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685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