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供给侧改革闯出升级路 利润5年提2倍
(原标题:格力供给侧改革闯出升级路 利润5年提2倍)
现阶段,我国企业改革与转型升级,需要推行“供给侧改革”,着力点在于提升质量和效率。对企业来说,就是在生产要素侧,改变过去主要依赖人力、原材料和资本投入为主的要素结构,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等软性要素为主的要素结构,让软性要素在企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格力智能机器人生产线
在这方面,珠海格力电器(37.900, 0.00, 0.00%)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电器)提供了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
年研发投入超40亿元
自主创新,掌握核心科技
7万余名员工、1万多名科研人员;2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9个研究院、52个研究所和727个实验室……此外,还有全球最大的空调研发中心,及中国制冷行业唯一的国家节能环保制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可以说,格力电器已建成行业内规模最大、研究试验项目最齐全的超一流试验研发综合平台。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设上限”的科研投入政策,据统计,格力电器每年研发投入超过40亿元。
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家电企业之一,格力电器早期在主营产品空调生产的技术方面,也经历过向国外同行模仿学习的过程,压缩机等核心部件一度依赖进口。通过严把质量关和重视销售,格力空调迅速占领了全国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数年后又拿下全球市场第一的位置。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当时格力空调技术追随者的角色。
时任格力电器总经理的董明珠意识到,问题主要出在企业增长方式上,技术进步才是改变企业命运的关键。只有量的扩张而没有质的提升是行不通的,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专利研发。
2010年,格力电器提出“掌握核心科技”的核心理念,研发力度不断加大,科研人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从2012年到2017年的5年间,格力电器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爆发式增长。多项关键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逐渐跻身世界一流品牌行列。
数据显示,2012年以前,格力电器累计申请专利仅5000余件,截至今年8月31日,格力电器累计申请专利达31188件,其中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2945件。累计授权专利18839件,其中累计授权发明专利2718件。
今年初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16年中国发明专利排行榜上,格力电器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均位居全国榜单第七,是该榜单发布以来唯一一家上榜的家电企业。此外,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等18项国际领先技术,使得格力电器长期保持全球空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人才选用不设限制
拓展上游,推进智能制造
要升级中国制造,装备制造升级是必经之路。我国虽然在制造业方面快速发展,但在制造业上游装备领域并未获得长足进步,还未脱离进口供给。《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特别提到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并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21.320, 0.03, 0.14%)作为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的十个重点领域之一。
瞄准发展趋势,发掘行业先机。2013年,格力电器就前瞻性地部署智能装备,设立了智能装备制造事业部,从零起步,提出要重点突破高档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2015年,智能装备制造事业部独立为智能装备公司。在智能制造方面,格力电器依然秉承了“格力精神”,选择了一条看似更为艰难、实则更为扎实的自主研发之路——这既是格力电器真正实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制造真正实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必经之路。
比研发投入“不设上限”更进一步,格力电器对智能装备业务增设了人才选用“不设限制”的新举措,不拘一格用人才。不到4年时间,自主研发了超过100种自动化产品,应用于电器、新能源、食品和节能等领域。不久前公布的2017年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的智能装备业务实现营收9.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65.27%,累计产值超20亿元,智能装备产品覆盖伺服机械手、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设备、智能检测、换热器专用机床设备、无人自动化生产线体、数控机床等多个领域,成为我国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领跑者。
尽管起步较晚,但基于对制造业深耕多年的理解和对生产线多次自动化改造的经验积累,格力电器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在很短时间内就实现了智能装备技术和产能的快速提升。从智能装备领域到机器人领域,从硬件到数控系统,格力电器已打通全部环节,实现百分之百的自主研发和自有知识产权。这实际上也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装备制造领域,尤其是智能装备领域,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净利润5年提升2倍
效率提升,释放改革红利
近五年来,技术进步与装备升级给格力电器带来了效率的大幅提升。目前,格力电器已基本完成制造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改造。根据测算,仅智能化改造一项,就使格力电器在2016年的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了10.5%。另外,在员工人数方面,从2011年的9.2万人,优化为2016年年末的7万人左右。总人数下降,但营业总收入由2011年的835.17亿元,提升到2016年的1101.13亿元,人均产值从2011年的90万元左右提升到2016年的150多万元。
格力电器通过掌握核心科技与智能化升级改造带来的效率提升,还体现在获利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上。年报显示,从2011年至2016年,格力电器的净利润由2011年的52.37亿元上升为2016年的154.21亿元,是之前的近三倍。根据年报数据算出的净利润率从2011年的6.30%提升到2016年的14.24%,远远超出家电行业其他企业及制造行业其他企业。
在上缴税收方面,仅2012年至2016年,格力电器共实现纳税金额592.39亿元,是前21年的2.67倍,其中,仅2016年一年格力电器的纳税额就高达130.75亿元。至此,格力电器已连续15年位居中国家电行业纳税第一位,累计纳税达到814.13亿元。
此外,格力电器先后在重庆、合肥、武汉、郑州、石家庄、芜湖等地设立生产基地,带动了周边2000多家地方企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带动作用。
装修严选
更多免费设计
免费提供多种设计方案
请输入您的称呼请输入手机号立即申请相关知识
格力供给侧改革闯出升级路 利润5年提2倍
部委落子明年供给侧改革:发改委重点去楼市库存
员工减九万,利润却翻三倍 看美的供给侧改革的经典模式
防水行业“供给侧改革”战役或打响
供给侧改革四大路径猜想:减产能重财政调税制改金融
杨红旭:供给侧改革之下 房地产去库存如何发力
国务院连续发文提振“新消费” 供给侧改革打造新动力
3·15家居企业家论坛预告:供给侧改革下的家居消费升级
供给侧改革如火如荼 瓷砖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Mlily梦百合:家居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