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一个筑巢奖评审的视角:设计师要“忍得住”

一个筑巢奖评审的视角:设计师要“忍得住”

https://www.biud.com.cn 2018年01月02日17:20 家居装修知识网  

1

  2017年12月,机缘巧合参与到了筑巢奖的评审工作中。坦率地说,这一届筑巢奖涌现出来的一批有思想的作品,一部分年轻设计师呈现出超出其阅历和年龄的成熟作品都超出了我的想象,近十几二十年中国房地产的繁荣,大众审美的整体提升真是不容小觑,“时势造英雄”,不得不让人感叹这是设计的黄金时代!

  回看二十年前,我们那个时候做设计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行业乱象丛生,缺乏规范,缺乏引领。如今这一代年轻设计师就很不一样了,他们的作品明显更具“国际范”这一方面得益于这个国家更加强盛开放的时代,更是由于像筑巢奖这样的平台来给予设计师大量学习的机会,“筑巢奖虽为奖项,但绝不止于奖项本身”,在参与奖项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不断得到专家、学者的指导,可以与同行交流,可以在专业院校进修深造。11月初,筑巢奖组委会就带领30多名来自全国的青年设计师到非洲参加了第28届国际建筑师/设计师团体联盟(IFI)大会,不仅给予了设计师在专业领域中提升的平台,同时也是一次文化的探索之旅!

1

  在此也非常感谢筑巢奖组委会,能够邀请我作为本次大赛评委参与作品评审,与业内资深并且很有影响力的教授和专家一同见证中国设计的发展。

 好作品,从不以风格定论

  很多媒体或者设计师都会问,在奖项评选的时候会不会以风格为依据。其实,好的设计作品从来都不是以风格为定论的。设计是一个整体的东西,应该包含对某一类型生活需求的诠释,包含硬装、软装配饰等,它强调协调统一。任何风格,都会有好的作品出现。作为设计师,不要因为现在流行什么,所以就做什么,这绝对不能作为我们设计的方向。设计需要跟随时代,但也要有自己的坚持和独立见解。

  说到风格,我还想多说几句,时下人们常常说“混搭”风格,其实最初“混搭”是一个时尚界专用名词,英文原词为“Mix and Match”,指将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价值的东西按照个人口味拼凑在一起,从而混合搭配出完全个人化的Style。混搭更通俗地说,就是不要规规矩矩穿衣打扮。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涉及的领域开始交叉扩大化,在室内设计中也开始流行“混搭”一词!

  混搭确实让设计与众不同,但要记住,任何一种混搭都是有前提的,它一定要有主有次,是要主次分明的,混搭更考验一个设计师的把控能力,美与丑之间有时候或许只是一个细节处理,但是,我们的眼睛是骗不了人的。混搭,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但是不论怎样,我们还是要看最终的效果,是否能够给我们呈现出一种美的,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其他风格也一样,中式并不是中国符号和元素的简单堆砌,欧式也不是几何线条的胡乱运用。任何一种风格,我们都要懂得其背后的价值观,这才是核心。

  “落地”&“适合”的设计才是好设计

  这次参与筑巢奖评审,十分钦佩组委会设置的严谨过程。评审不仅仅局限于设计图纸,设计作品的真实落地性是参赛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更看重作品的实景效果。一个项目从功能设计、效果图、施工图到竣工落地,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其实它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设计师要把控材料、工艺、色彩、灯光、配饰等等,达到最好的整体效果,满足客户使用和审美的全部要求,这是对一个设计师综合素质的考量。

  其次,我们不以投资造价来评判作品的好坏,因为这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们更看重它是否是一个适合的设计,比如说一个作品它只有10万的造价却做出了20万的效果,尤其是空间设计和色彩搭配上,能够给人意想不到或者惊艳的感觉,同时又能满足这个作品的使用价值,那么,这就是一个适合的作品,一个好的作品。

  再一个就是看参赛作品的空间规划设计,因为这最能够看出一个设计师对空间的控制能力。作为室内设计师,我们绝不能忽视设计过程中空间的重要性而将效果仅仅依托于某些材料或软装设计所带给我们的“镜头前”的美感。现在各方面技术更加成熟,一张照片已经不能够作为评判一个作品好坏的依据,从专业角度出发,空间设计是体现一个作品设计水准的重要因素。

  筑巢奖在后期还会对部分获奖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这在中国室内设计赛事中也是史无前例的,更加保证了这个项目的严谨和公正性。

  设计师要“忍得住”

  我认为,设计师要想出作品首先应该保持一种“忍得住”的状态,室内设计师一定不能抛开建筑而单独做设计,如果我们不结合建筑谈设计,未来之路一定会迫使我们走到一个非常狭隘的瓶颈阶段,阻碍我们的视野和思维。这次看到筑巢奖涌现出很多优秀作品,它们充满了对新材料的尝试、对色彩的探索,呈现的东西很新,但是给人的感觉还是有些“浮华”,沉淀不下来。

  好的设计作品应该是让我们能够享受这个空间,置身其中,脱离浮躁,静心感受,忘记设计符号,不经意间感受到设计给你带来的思想冲击。设计师千万不要为了设计而设计,我们不需要用一些所谓专业的技巧“哗众取宠”以达到某种视觉效果或者风格效果。我更愿意“私人定制”式的设计,它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和不可替代性,它能够给客户以精神满足,这才是我们未来更需要的设计。

  我特别想说,在目前这样一个以男性为主体的设计圈里,女性设计师需要更坚忍的性格品质。从这次参赛作品来看,女设计师占了相当的比例,展现出来的作品也很不错,充满了活力,有自己鲜明的设计特点,但从建筑角度看还需要更大的成长空间,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因为做设计不仅仅拼的是脑力,比如新创意、新材料、新技术,更是脑力与体力的一种结合,因为你要把控作品的整体落地性,所以希望更多的女性设计师能够坚持下来,以平衡整个设计市场,因为就女性设计师本身而言,其实是有一定优势的,比如对细节的把控,对客户需求的思维传递等等。

  设计师需要身份的标签和符号吗?

  现在很多成熟的设计师或者设计大师都在逐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标签,比如日本的安藤忠雄,他的设计标签就是清水混凝土。也有人问我的标签是什么?其实,标签很多时候都是外界或者媒体赋予设计师的。设计师一般并不愿意被标签化或者符号化。

  我对于设计的定位是: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同建筑并存的。我认为作为一名专业室内设计师必须懂建筑,因为建筑和室内设计是紧密相关的。我今后的设计,希望能够把有价值的东西传递给我的客人。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很有活力,客户也很有活力,他们希望有更好的生活。但生活水平的提升并不意味着生活品味的提升。如何能够更好地引导我的客户认识他们的生活空间,感受他们生活空间的文化艺术精髓,换句话说就是给我的客户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的引导,我认为这是设计师的价值。

  现在,很多客户无论是从其自身的文化修养、生活阅历或者思想视野,都有独到的认知和想法,比如有的客户更看重设计的建筑形态,有的客户更看重家族的传承等等,正所谓“众人众面,千人千孔”,只有真正体会生活方式,对生活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作出适合的设计作品,设计师个人的标签并没有那么重要。

  从野蛮生长到追求设计信仰的漫漫长路

  从筑巢奖的参赛作品中其实也折射出了中国室内设计“从野蛮生长到追求设计信仰”的蜕变。20年前的设计重在解决和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而现在的设计讲究的是实用性与美观舒适性的完美融合,解决人们的精神需求。自此,设计也走上了追求信仰之路,但这个过程异常艰辛和漫长。恰如筑巢奖组委会主席方晓风说:“中国设计界的热闹只是一种表象,设计界思想上的乏力是遍及全世界的。”

  当不完美的现实横亘在眼前,我希望作为设计师的我们能够告诉人们更好的可能性在哪里?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设计者孜孜以求的信仰所在!

 赵丽坤 Grace Zhao

  Politecnico di Milano(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空间硕士

  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Brera

  (意大利布雷拉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硕士

 从业经历

  2003年  北京美润装饰有限公司创始人、设计总监

  2015年  加拿大Grace环境艺术设计事务所创始人、首席设计师

  代表作品

  国内作品: 

  著名表演艺术家陈道明先生别墅

  丽宫别墅 共计10栋

  碧水庄园别墅 共计28栋

  碧海方舟别墅 共计4栋

  格拉斯小镇别墅楼王3000平米

  财富公馆别墅楼王

  观唐中式别墅楼王

  易郡新中式别墅样板间

  海外作品:

  纽约LONG ISLAND医院公共空间

  纽约长岛临海订制豪宅

  纽约长岛CITY GARDEN图书馆

  纽约C&C礼服订制旗舰店

  纽约TAO 台湾餐厅

  安大略省BAYVIEW HILL豪宅样板间设计

  多伦多FOREST HILL私人订制豪宅

  多伦多SUSHI寿司餐厅

  安大略省OAKVILLE临湖别墅设计

相关知识

一个筑巢奖评审的视角:设计师要“忍得住”
筑巢奖评委刘杰:设计师应体现个性
筑巢奖评委徐波:希望筑巢奖更接地气
筑巢奖评委胡文:以人为本,让设计具有影响力
第八届筑巢奖启动新闻发布会:筑巢奖组委会答记者问
筑巢奖评审现场追踪 终评在清华美院火热开启
筑巢奖评审现场追踪 终评在清华美院火热开启
筑巢奖评委范涛:设计要有时代特色
筑巢奖评委王雷鸣:作品要代表设计发展方向
筑巢奖评委董千:筑巢奖要引领设计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一个筑巢奖评审的视角:设计师要“忍得住”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70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