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LED趋势下的亚洲视觉艺术论坛
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韩国照明设计师协会主办,《照明设计》杂志社合办,搜狐家居独家网络媒体支持的第三届亚洲照明设计论坛,将于2011年10月09-10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盛大召开,届时中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度、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全亚洲照明设计师汇聚一堂,一场别开生面的盛会即将拉开帷幕。搜狐家居设计师网作为独家网络合作媒体,将对此次盛会进行全程报道!(>>第三届亚洲照明设计论坛官网)
时间 :2011年10月09-10日
地点:北京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
主持人:下午论坛的是LED趋势下的亚洲视觉艺术,这个主题下面会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两位嘉宾做一个演讲,第二个主题是一个圆桌的对谈。现在进入第一个环节,首先介绍第一个主讲嘉宾,郑康和教授,是韩国建国大学艺术文化学院设计系教授、韩国照明设计师协会会长、首尔建国大学公共设计中心的所长、首尔市metro设计委员会委员,有清郑康和做第一个演讲。
郑康和:led智能照明系统与亚洲视觉艺术文化
主持人:非常感谢郑康和教授为我们做的精彩演讲,可能由于时间问题,演讲信息量很大,但是并没有展开。我大致听了这个讲座以后,总结有这么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在这个郑康和教授的领导下,领导的韩国的照明设计师协会推出了一个关于叫做设计指南的东西,来指导政府的决策和设计师,刚才他在这一方面讲得虽然很短,但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可能对我们中国以后照明设计的发展会有一个启示。
第二个方面,他与我们分享了一下他很多的设计作品,很多的作品实际对我们的设计师可能也有一些借鉴的意义。
第三个方面他简单回顾了一下LED的发展历史,在这个新的照明的手段出现以后,也面临着整个世界的重新的标准的分配。在中国乃至亚洲,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们如何来在这个新的机遇下,来制定我们的标准,或者是来制定一个新的适应我们的亚洲照明文化的一个标准,这个时机也是值得我们亚洲照明设计师去思考的问题。
第四个问题,他讲了一下在他的设计过程中,也探索了一下新的电子技术介入到照明手段以后,他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手段和什么样的变化。也为我们的这个设计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改观和改变,这个我觉得也是一个启示。我们在最后的几个环节当中,会有一个对话的节目,在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再充分的去沟通。由于时间的问题,提问的环节我们暂时取消,因为在最后的对话环节当中郑康和还会在台上,那个时候我们再来互动,再次感谢郑康和教授。
现在有请下一个演讲嘉宾郝洛西。
郝洛西:LED改变我们的思维
主持人:郝洛西教授是上海同济大学的教授,我也是搞教学的,在整个做照明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一直非常景仰郝洛西教授,她不光在设计方面,更多她是理解设计最本质的东西,每一次在听郝洛西教授报告的时候我都会留下一些思考的问题,我想今天给我思考的问题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数码时代,我们的设计思维和我们真正的思考问题是不是进入到这个时代?我们在用着电子的产品,但是我们的设计是怎么做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延展开来看,设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难道就是像今天讨论了很多关于LED的应用问题,关于LED的设计问题,难道是它色彩的变化,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些东西或者它的动态变化然后运用到无限膨胀的某种视觉的欲望当中,还是我们真正能够体会到和研究LED最本质给我们生活带来变化的东西,这个是我们设计最本质的东西。让我来思考的问题就是这样。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引用设计理论家的话,什么叫设计?设计难道就是我们随心作宇的一个艺术活动吗?不是,它是科学,它是要我们去解决问题的,我们设计师与艺术家是截然不同的。郝洛西教授跨在设计与艺术会游刃有余来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设计最本质我们要用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真的对我们带来改变提高生活的质量。设计带来艺术方面的东西是建立在最本质的基础之上。这些是带给我思考的问题,再次感谢郝洛西教授。
下面进入总结环节,有请郑康和教授。
郑康和:亚洲照明设计论坛2011形成如下共识:亚洲照明设计实践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国照明设计的水平并不均衡,专业照明设计正处于成长过程之中,亚洲照明设计师应力求通过文化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提高亚洲照明设计的整体水平,确立全球化背景下的亚洲地位。亚洲各国均具有独具特色的照明化,照明设计并不是用来统一文化的工具,而是满足并表达项目文化特质和实现高品质生活的手段。亚洲照明设计师需正确面对亚洲资源和环境的严峻态势,积极通过照明设计实现节能环保,同时不应妨碍照明设计的艺术性实用性,通过照明设计正确引导使用者的用光欲望。作为照明器具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LED具有众多技术优势,其照明应用需依靠更加开放和多元的设计思考,LED的发展不应妨碍照明设计师对于亚洲光文化的独特理解,并成为设计创造力的重要来源。亚洲照明设计论坛2011北京宣言,亚洲的照明设计有领先者有跟随者,在继续坚持学习心态的同时应当从自身悠久深厚的光文化中追寻特质。照明设计作为整个照明行业的关键环节应当在彰显区域文化、建立学术公正、培育健康市场等方面发挥自己的关键作用,照明设计师是这个关键环节的实施者。亚洲照明设计论坛源于交流和改变的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亚洲照明设计论坛已经是全亚洲范围内的照明设计师前所未有的相互认识、了解,并为逐步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和在具体的照明设计研究和实践中实现沟通与合作奠定了基础。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的建立是亚洲照明设计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结果,亚洲照明设计论坛为设计师协会的建立奠定基础和培育雏形。作为亚洲照明设计论坛的积极参与者,以下来自亚洲各地的照明设计师共同发起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的建立共同发起人郑康和、詹庆旋、内原智史、姚仁恭、关永权、周鍊。
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2011—2012年行动备忘录
一、协会筹备:2012年12月31日前正式完成亚洲照明师协会的成立工作,包括完成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章程的制订,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具体工作计划的制订等。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注册地应选择在所有成员都认可的地区,亚洲各国照明设计师共同组成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的筹备委员会,共同完成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的组组织工作,由中国的照明设计师杂志筹备委员会的具体执行和协调工作。
二、官方论坛:确定亚洲照明设计论坛为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的官方论坛,每年举办一届,由亚洲国家轮值举办。2012年12月31日完成第四届亚洲照明设计论坛的举办,举办地定于日本东京,由日本负责大会的组织工作。谢谢。
主持人:下面由欧洲职业照明设计师协会的创始人《照明设计》的Joachim Ritter先生给我们致辞。
Joachim Ritter: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作为一位观察员,同时我作为欧洲照明设计师协会的奠基人和建立者之一大约18年前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个协会,我们感到非常高兴看到亚洲区发生这么多很好的变化。在过去的两天当中我们体验到了很多事情,有几件事是比较明确的,很多事情都是和知识有关的,我们也提到了照明设计这个专业将来的发展,在将来亚洲地区会起到一种领导的作用。昨天我们提到了照明的方向和照明的文化,我们听到这样一种观点,即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有人说技术尤其是LED技术此刻正在强大的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照明设计。亚洲作为一个区域在发展LED技术方面是非常强有力的,亚洲必须起到一种领导的作用。如果要起到一种领导者的作用的话,我们只是沿着给我们提供指导方针的这些国家的足迹去走的话是不够的,有时候我们要超过它们,要作为领先者才行。我敦促大家能够向前走一步,能够带来新的知识和新的理解,给全球的照明设计领域带来一些新的想法。昨天也有人提到了照明文化,今天上午我发现一个新的词,这个词也是很强大的,即照明语言。照明语言是和国家结合在一起的,不仅仅和地区结合在一起,和国家结合在一起,因此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词。今天有人提到了能源方面的问题,我们也听到了在技术发展方面能够产生的一些问题,技术不会百分之百的解决照明设计的问题,我们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首先要进行思考,我们要进行设计,这是第一个步骤。接下来我们要看一看怎么样去实现我们的设计,LED技术是一种工具。我们现在还是喜欢蜡烛的,蜡烛现在没有被禁止使用。此刻白炽灯已经被禁止使用了,但是我觉得这是让人感到很耻辱的,我们不要杀死历史,我们要在历史的基础之上去建立新的东西。我们今天也有人提到了法规和标准,法规和标准可能会限制照明设计的流程,标准方面会有很多的变化,会领导我们有不同的态度。刚才人们也提到了照明设计的未来我们要考虑到照明对人的身体的影响和效果,照明的品质比较好的是自然光自然的照明,在这两天当中有一些内容我们没有提到,我们没有提到自然照明的重要性,自然照明是人类上百年以来一直体验过的一种东西,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在人工照明技术发展的130多年当中我们是无法改变自然光的作用的。我们也要注意要降低照明的能耗,我们必须要节能。到2015年为止,我们要限制全球变暖的状况,我们要降低两度。要实现这样的温度控制,我们必须提高我们的效率五倍才可以。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思考一下这样的信息,亚洲现在在发展社会方面要考虑到节能和能耗,我们要去看一看我们所拥有的责任。实现全球变暖方面我们要思考一下我们承担的责任。照明也是一种涉及到情感的事情,它和我们感觉结合在一起。它通过你的眼睛在大脑当中进行处理会产生荷尔蒙,今天我们作为照明设计师也会有这样的情感激发,这就是人,而照明是一种促进和谐的方式,我们要认识这一点。
我相信LED代表着未来,但是不要信任这样的一种技术,我们要永远质疑它,我们发展照明的设计照明的器具,并不是每一个发展都是好的,因此我们要持怀疑的态度。作为我们职业的一部分,我们要永远提出质疑,我们要不断学习,彼此相互学习,从我们的经验当中受益,在亚洲在我们的文化当中相互学习,同时我们也要和其它区域进行互动,美国、欧洲在过去都犯了错误,我们不要重蹈覆辙,我们要从他们的失败当中吸取经验教训去避免犯类似的错误,要去发展你的文化,清楚你的文化,同时要进行自我协调。我们创建了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这是很大的一个向前走的一步,能够帮助我们去培养出亚洲的照明文化。最后一点我要说的是,要不断的学习,要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我会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哲学理念,只要你能够做得更好,好是不够的。
谢谢各位!
主持人:首先有请各位对谈的嘉宾到主席台来,郑康和教授;日本都市环境照明研究所的武石正宣先生;香港大观国际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王彦智先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翁剑青教授;都市实践的王辉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苏丹先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郝洛西教授;今天对话的主题是LED趋势下的亚洲世界艺术。这个话题很沉重,我从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开始,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是亚洲的视觉艺术。
翁剑青:这看起来是非常浅显的问题,我们一般不是特别去关注,就我的理解来讲,因为我们把视觉艺术或者把包括视觉文化作为一个专门的词汇提出来,觉得有它的历史背景。就我的理解来讲,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因为视觉的传达、视觉的语言在社会上的使用,在传播过程当中的使用比以往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时代有了一个巨大的凸现,因为大家知道以往我们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通过以文字为载体的这样一种形式进行传播的,而进入技术和商业经济社会发达以后,很多资讯实际上是通过图象通过视觉的形式来进行传达的,我们把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单独提出来,这是有它特定的内涵。里面包含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日常触及到的对象比如说建筑、环境、景观、广告、橱窗、服饰还有方方面面通过视觉传达的对象都进入我们视觉的范围。视觉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是更为自觉的更为多样性的元素所组够成视觉文化或者视觉艺术。
主持人:视觉艺术这个词我查了一下,在整个学术界的解释是完全不一样的,上世纪中首先出现在电影理论里面,因为电影特别是新 浪潮活动等等带来的视觉上的影响实际是很大的,它对应的是语言学,在这个基础上实际我们更多的可能会过渡到一个图象来说事的过程。我理解是这样一个情况。再往下走涉及到环境、设计、建筑等等所带来的视觉语言,涉及到一个视觉语言和语境的问题怎么来表达的问题。你是一个非专业的,台上的有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视觉艺术,其它是做照明设计的,这样的组合有一个对接,毕竟光要有一个载体的,要跟建筑跟景观跟环境要发生关系的,你觉得设计应该承载要完成我做的东西必须要优视觉艺术或者视觉文化的责任?
翁剑青:我原来有两张片子,等不能从视觉上放一下,这样可能有助于大家对问题的理解。我本身做美术史研究,更多也是从图象来进行解读历史阐释历史或者研究图象和社会的关系和生活的关系,在座的几位专家更多是从设计领域或者从建筑和光环境的设计,我本身是做美术史的,从我的专业角度从我的理解想来回答主持人的问题。
日本东京银座,这个是我们所讲的视觉文化环境,虽然是商业环境,但是它里面的照明里面的建筑形态和它的广告包括信息的传播实际上既有技术的也有人文的,既有时代感也有世界性和地域性的问题,这是一个很纷杂的问题。后面谈到作为一个设计师设计原理或者设计原则,这种原则依循的元素是什么?怎么样才算是不至于别人说为了设计而设计,而是有一定的指向有一定的目的。比如北京的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这样一个图象,然当我们看到这个图象的时候觉得很唐突,一个显然是现代主义的设计,那边是传统的古典的甚至说是在现代语言里面是权力是带有一种权威主义或者说古典主义的建筑。我不是谈光环境的问题,无论做哪方面的设计,要和它的那个时代那个语境,不同的语境氛围下要采取不同的语汇,这种语汇最重要传达出你的语意,你要告诉人什么,你要达到一什么样的目的。除了技术以外,人毕竟不是纯技术的东西,技术要为人服务。北京的国家博物馆,原来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建筑,这是北京早期十大建筑,我们从它的檐口的设计上面的LOGO符号的设计包括建筑构建的设计包括上面装饰纹样的设计可以看出来。左上方显然还是学习方或者俄罗斯古典的样式,这个语境很清楚,完全是革命的时代,象征着一种权威主义或者说国家主义的还有渗透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年代,所以它显然是这样的符号。后来德国的设计师进行工程改造,用的柱廊的设计到檐口的处理方法,为了和传统的建筑保持一种风格上的某种统一,把原来正意义的符号进行了更换。日本京都的陇安寺的设计,有抽象的参禅的意境让你心静下让你产生顿悟。语境不同透出来的语意不同,我们谈论亚洲的光环境光文化,显然应该对这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和人们原来的审美经验和心理期待要做出一个回应。深圳上世纪千禧年做的一个平民的一天,用平民主义的态度,深圳新移民为深圳这个城市的发展做了什么,这个设计想过了一百年之后再来看,如果这个雕塑还在要看看深圳在特定的一天当中不同阶层的人做了什么,给老百姓树碑立传,以前这样的雕塑在中国是不曾有的,英雄模范伟人或者精英,这种变化就是语境变了,改革开放之后走和谐福利全民的社会,这种雕塑因为语境的变化在政治意识形态上这种微妙的变更当中出现这样有写实平面化的态度,所以它的语意是很显然的。
主持人:在设计当中无论是古典一直到现代,在很多情况下通过视觉文化或者视觉美学的一些东西来传达一些信息,这个等同于我们设计师如同像一个作家一样,你所做的空间建筑、景观实际是有意境的,一篇散文或者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面你会在这里面体验到这些东西,我理解是这么一个情况。下一个问题问一下王辉先生,王辉先生是著名的建筑师,建筑进入现代古典所谓寓意的古典的东西慢慢被简化掉甚至不需要这些东西纯功能的东西,我们有的建筑就是一个功能,不需要再给它附加其它的东西,只要用起来好用就可以,这样的建筑和环境有语境吗?
王辉: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我想问这个问题背后是不是想说照明变成一种调情的因素?
主持人:没这个意思。照明不是色情行业,它也不是娱乐行业。
王辉:这个问题本身我不敢苟同,现代主义是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它不是简单的就把形式抹掉,如果现代主义把形式抹掉的话,那现代主义完全没有人信的。现代主义强调的东西不简单是功能,但是它比较强调首先满足功能,但是并不是指示功能。
主持人:我想要解释这个问题,这个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要谈论到的照明问题,照明是首先要解决你们的问题,要照在你们的建筑上,照在景观上。要解决的语境问题,很多的设计本身的出发点实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比如说我手头上有一只笔就是一个写字的笔,它不可能有更多的情感的东西,当然用起来非常方便这本身就会产生情感。但是这只笔可能转到了著名的姚教授或者武石先生或者郑康和先生手上问题的时候产生一些变化,当他送回来这只笔可能情感变得更多。现代的东西有时候虽然是简单的功能问题,但是在我们使用过程当中可能会产生情感,这个事可能就会变得更加复杂,是这样吗?
王辉:这个问题是不是还是说照明是一个调情的因素。建筑物本身没什么情感,经过照明一照回头一看有情感了。我虽然是建筑师,但是面对做照明的做灯光的,我首先发表一个观点,一定要去建筑化,照明如果围绕着建筑的话照明肯定走向死胡同。建筑需要照明,但是其实建筑不需要照明,需要照明的是路,比如车走路上别撞上,人走路上能找到家,照明给人一种安全感。凭什么灯光主要去照建筑物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照明行业照明设计师还围绕着如何去照建筑物的话,这个绝对是一个错误的方向,而且绝对不应该是亚洲的方向。亚洲的方向是什么?刚好翁教授说了,因为亚洲经济活动比较发达,人类活动比较发达,真不像咱们对比非洲,非洲、美洲、欧洲到晚上都没有亚洲那么热闹,这是亚洲的方向,而且给亚洲指出一个方向。如何能够用照明的手段把人重新团结起来,尤其是在当代社会里面人们夜生活的时间更长,在当代更加人性化的工作条件里面,人们的休闲时间也更长,很多时间不是被束缚在家里做家务,实际是出来玩,下班下的早不会长时间工作,包括我们职业人社会条件更好点不用加班了,很多时候需要在黑暗当中渡过一生中最有意思的时光。这是照明的方向,如何在黑暗中给人光明。这时候你会发现照明照出来的对象首先不是建筑物而是人的活动,照射过程当中郝教授说的这些例子,给人一种幻想给人一种启发给人一种情趣情调,要调情别调建筑物的情调人的情。
主持人:下一个问题问一下苏丹教授,他是做景观,景观跟建筑有所不同,建筑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它的外立面,我把室内室外分开说的。更多是观看,功能上面,比如我对建筑的照明,好像功能上面不会有太大的意义,其它的视觉愉悦上有一定的功能性,景观跟这个是不同的,人要参与进去,既要融入到情感的东西,同时融入功能性的东西,比如一定看清台阶,一定知道路往哪个方向走。你在做景观设计的时候怎么考虑语境问题语意问题,有这样的考虑吗?
苏丹:我做景观的时候照明考虑的比较少,从做景观的角度在中国做景观我们希望景观是白天,晚上不安全,有一些地方。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不是给很多照明更好一些?尤其从事照明的研究和设计工作的人来讲,其实克制是很重要的,当然亚洲人克制的能力又是很弱。亚洲在世界上跟王辉刚才讲的,确实有别于欧洲、北美和非洲也不一样,非洲因为经济不发达所以不需要,亚洲可能是最容易把照明推向极致的一个区域。亚洲的方向是不是全世界的方向?不是,但是它一定是照明里面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向,非常容易把照明推向一种极致化,很绚烂或者很多姿的一种状态。我前一段时间看《黑夜史》,包括4月份在意大利也是有一个关于照明的论坛,我读了里面的几段文字谈黑夜。人类对于照明的眷恋和迷恋一定和黑夜有关系,我们在几年之前和欧盟的一个艺术组织做过三年的活动,当时发现北欧那边的艺术家有一个活动叫灯光节,北欧的国家芬兰、挪威、瑞典、丹麦包括爱沙尼亚都有这个活动。灯光为什么变成一个节?在北欧是有它的背景。人们很喜欢这种东西,我读《黑夜史》的时候也是,我们想象没有电灯的时候这个城市应该是另外一种状态,和现在想得不太一样。几年之前我经历过突然半夜四点钟跑到东北的小城市里面一盏灯都没有,第二天天亮发现这个城市苏醒了复活了,晚上没有一盏灯那个环境确实是压抑的。我们开始做照明,但是这里面我认为要有一个克制,能源是一个非常强热性的东西来约束你必须面对这个问题,可能还有其它的问题,道德感的东西,还有适度,是不是这个东西照明做得更合适一些,这个可能都是对亚洲来讲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做景观时怎么做照明没有太多考虑,因为每个人做景观的角度不一样,我更多做景观是热衷于做景观是因为它具有一点社会性。
主持人:一个建筑设计师一个景观设计师在照明选择上都选择了放弃,一个是不照的好,另外一个根本就不考虑这个问题,这个让我们搞照明设计的简直是我说怎么共事这么长时间,你从来没找过我合作,我研究照明做照明设计,这个照明的活儿都哪儿去了,原来你们都把它给弱化掉了。刚才涉及到一个问题蛮关键的,关于亚洲人的欲望跟欧洲比,我作为一个主持人不去评判这个事,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决定了亚洲照明的设计走向问题。郑康和教授,您觉得亚洲在视觉文化上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形态,是什么样的状态?
郑康和:刚才大家讲了很多,人们都有自己使用的语言,用这样的语言体系记住一些记忆,有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语言想东西,所以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统一的环境,有人用日语思考问题,看这个空间感受这个空间,那么有的人是用韩语思考这些空间因为这是中国,所以有的人会用中文考虑问题,但是同样的中国也有一些南方的地区还有蒙古地区、北京地区各自都有一些方言,所以根据这些语言不同的方言也有一些微妙的差异。刚才谈到视觉艺术这是和光有联系的,我们认识这样环境的时候比如建筑或者看电影或者看图这样的时候,比如我们看到这样装饰的时候大家都是通过不同语言来思考的,所谓设计照明就是以自己的语言为基础,通过这样的语言来测定这个文化的内涵,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们走访各个城市的时候,我们可以立足于这个城市来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亚洲人是非常喜欢夜晚,这是一种假象。在我们的照明发展之前,大家白天干活儿晚上睡觉晚上都是休息,但是照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经济上有了发展以后,我们的夜生活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我们亚洲来说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是有了新的改变,尤其是白天有的工作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大家在不管是工作还是销售工作,大家生活的环境有一些不同的多样的需求,人们的需求有了变化。我觉得城市的各种空间可以通过一些非常诗意的方式来表达,给人们创造一些比较幻想的空间,我觉得从语言的层面来说这些照明的设计能够体现很多文化的东西。比如说有的环境特别吵闹的话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碰撞的这种环境,这样也可以通过一些我们的词汇来表达,但是大家使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大家也可以有一些个人空间的欲望,我觉得是个人的兴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好不同的希望,很多人一起公共的空间或者宽敞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让人们欣赏到什么,我们照明设计师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方面我觉得有必要探讨。
主持人:这里面出现了两个问题,回头再提给王辉先生,你承认现在亚洲人的生活发生变化了吗或者不过夜生活了吗,你过不过夜生活,你晚上出门就是走路是吗?
王辉:为什么说亚洲人的夜生活有一定的活跃度,先拿中国人夜生活和美国人夜生活比较,现在这个时间点是饭点,我来这儿一定会带我的太太来在美国的话,比如晚上我要出去一块儿吃饭,你不得不约上你的夫人和我的夫人,很难变成咱们俩吃饭或者她们俩吃饭。中国人自由度比较大,自然活跃度比较高。亚洲经济活动比较活跃,有些夜间的活动,白天商务活动的延伸,这是一方面。第二,确实亚洲人比较勤劳,我再举个例子,你要去深圳,一个小店主能守一晚上哪怕卖出一只牙膏都会把灯打亮,但是你去英国六点钟商店都关门了,到美国七点钟关门,这是不可想象的。亚洲应该说商业活动也是夜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再回到刚才的问题,白天由于我们的光是被给的,夜里的光是可以主动给的,我们如何有意识引导这个光以及引导光投射的方向。我觉得我们现在非常郁闷,所有光的投射方向都投射到建筑物上,不去想其它的东西,甚至一个路灯上面我刚才看郝洛西放的照片,地上有那种很有意思的光,我们的路灯投到地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带着幻灯片的甚至带着DVD,为什么费劲把建筑物照亮?我上学的时候有一次去大同怀隐寺里面黑的剪影,特别期待第二天早晨看到这个建筑,我当年去斯图加特夜里走坡道中间的大圆滑坡道,非常期待白天是什么样的,有一种期盼。现在说不好听的,现在建筑物大部分是破建筑,白天看不够晚上接着看,多难受啊。照明能不能不照建筑物,能不能照亮亚洲人的生活,这是比较有意思的。光是人类主动给的,一定要珍惜,你要非常珍惜把它投射到该投的地方去,这是一个方向。
主持人:照明有两个层面的功能,一个是功能性的,比如郝洛西教授也在研究怎么样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或者是功能上的问题,达到一个什么值是最佳的,过了可能会影响人的视觉或不够的时候可能对弱势人群造成一些生活上的障碍,这个是有纯功能的意义。还有一种它会带来一些文化层面,我所说的文化我先用这个词,它会愉悦人的一些精神方面。比如我走在路上虽然只能看到路,但是这个路对我从A点到B点之间的行动会提供很好的亮度,我能够顺利走过去,但是在走这个路的过程中可能还需要一些其它方面的精神上的满足,比如我边走路边看风景,凭什么白天的时候阳光洒下去的时候可以心情很愉悦在森林里面或者在马路上散步,为什么晚上就是什么都看不到,只能看到地面的地砖,是不是也具备这样一种功能?
王辉:我再延伸一下,当今我们的社会里面,比如日本、韩国人不说,中国人主要问题是针对如何降低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问题,言外之意,低端的功能问题不是我们现在谈论的主要矛盾,现在主要矛盾过分去做这个事情带来的社会的负面效果。我延续苏丹这个话题,尤其是照明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甚至作为一个独立的能够赚钱的职业的时候,你必须要去做这个事情,包括我们的生产包括我们的设计,照明在建筑物里面桥是金路是银,建筑基本比较屎了,言外之意腐败程度比较高。我去看泰山的南湖,差不多每隔砖头的距离一个一个LED的灯摆过去,一看就是腐败。
主持人:传达这样一个意境或者这样一个信息不好吗?
王辉:举起亚洲照明协会大旗的时候,这个职业的商业化的能力越来越提高了,当代社会就是一个金融社会主导的,照明肯定会被过度使用,我想把这个事转到苏丹那儿,如何有节制如何非常聪明的用上只有上帝才能创造的光,这是当前很重要的社会学问题。
主持人:这个问题不再问你了,问苏丹教授,很关键的问题让你们同时上我们的设计师都明白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怎么样让这两个关系对接上。苏丹教授去过拉斯维加斯吗?
苏丹:去过,我们一块儿去过。这两年没有去过,这两年去了不像那时候去的那么惊诧,中国现在照的比他们还亮。
主持人:你觉得拉斯维加斯的夜景形态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不是说它的照明方式放在我们中国的结果,而是就针对赌场的这种照明方式。
苏丹:娱乐肯定对于我这种类型的人有时候娱乐一下也是必要的,因为平常比较沉重活的,但是天天让你娱乐可能要崩溃,还是有道德感的人。我一直很好奇有人一直住在拉斯维加斯,包括一些华人住在拉斯维加斯,我挺想问那个状态下作为正常的生活他的心态是怎么样的。但是拉斯维加斯确实在一个阶段,这个阶段还不是现在,可能十年前就开始影响中国很多城市的景观形象包括它的照明,它变成楷模了,很多二三线城市掀起向拉斯维加斯学习,这里面确实有点误导。我不是说照明不重要,照明很重要,照明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优雅性。你到一些地方会感觉到照明很粗陋很直接很暴力,因为照明实际上和黑夜的关系开始是对抗的关系,照明一盏灯刺破了夜幕,对黑夜有伤害,文学上这么描述。好的照明是一种很友好的方式,不是说完全和黑夜去对立起来。作为生态上那个树生长的时候白天有阳光很高兴,但是到了晚上你还拿灯光强光照它对植物有伤害,等于它没有休息。我们的生活里需要光的同时也需要黑暗,黑下来有些还是挺好的感觉。
主持人:我比较满意这样一个回答,基本可以肯定我们照明设计师的作用。实际我理解是这样的,照明你可以表现得非常绚丽或者像拉斯维加斯,从我的感觉当中你不排斥拉斯维加斯的那种刺激,你也喜欢夜生活,人的生活到现在肯定是丰富多彩的,照明设计也是丰富多彩的,我要的设计就是这样一个结果,不应该像王辉先生说的所有的城市都是这样的话,那我需要兴奋需要激烈我去哪儿,哪儿能够让我晚上的激情迸发出来?你做的写字楼可以晚上不放光不做任何处理,酒店也别让它做。如何把握度这是一个,第二如何让它的设计语境与你的建筑物相匹配。
王辉:我们照建筑已经照的足够多了,我还是想说,光是一个矢量,它是有方向性的,灯罩就把光给集束,照什么这是一个课题。我始终觉得几乎所有人都在研究怎么照建筑,但是光还能着到什么地方去,还能使什么地方变得跟建筑物一样宏伟一样有意思。
主持人:还是照明的质量问题和设计的如何来控制。
王辉:照明理念的问题,照明是一个行业,我说这个事情本身实际上引导了商业的方向,我如果不照建筑物照点别的行不行。照建筑物是为了把一个形体烘托出来。人类的视觉需要形体需要内容,不可能视觉完全是空洞的,比如往天上看一片蓝色底色或者白色底色这是不可能的,照明确实需要照出内容来,如果这个内容永远聚焦到建筑物或者聚焦到景观上,这件事情不能说奇怪,但最起码有缺失。有没有这种可能把光变成一种装饰,像郝老师的很多东西甚至没放的很多东西,变成另外一种东西,以光为本体,把照明这些事本身变成自己为本题不要以建筑物为本体,这时候会产生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而且能够迸发出社会的能量。
主持人:你说的所有的这些问题从最开始发言第一句话一直到现在,所有的我都是赞同的,但是我总觉得你把光的理解太窄了,另外你是站在中国的某些现状的基础上来说这个光的问题,我没这个意思。
王辉:我们说美国的时代广场,确实是一个建筑消失的广场,时代广场照亮的东西是广告吗?也不是广告。并不是说具体哪个广告哪个内容或者哪个广告能卖钱,不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广告营造出一种氛围,是一个很好的以光自身为本体的东西。包括拉斯维加斯北京也有世贸天阶这些东西基本以照明为本体,我们鼓励这个东西为本体的这种创作。
主持人:光和环境如何匹配到一起去?先要解决一个概念,视觉艺术的问题,视觉文化的问题,翁教授提出一个关于语境和语意的问题,涉及到我们打光的时候建筑和光要匹配,要理解它本身的语境,光的语境跟它匹配起来会不会产生矛盾。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是一个写字楼,但是做的像拉斯维加斯像一个赌场,那有可能是语境上面有一些问题,大家不会喜欢。或者住宅区做的像商业区一样,这也是语境上的问题。
郝洛西:我特别理解王辉的意思,他一直在说为什么不要去照建筑物。做每件事情要有一个规范,不照建筑不等于没有街景,不等于这个建筑没有光。这个建筑有很多广告标识,我们把那些标识照亮其实就是照亮了建筑,我不愿意叫立面、泛光照明,拉斯维加斯就是一个赌场,营造那样一个氛围,把人像打鸡血一样热血沸腾,所以必须是那样的。但是即便是那样,我想大家可能都会体验到那样一个水表演,那个水表演的灯光是喷泉,它的编导可不是那个工程师或者包工头,那是一个芭蕾舞编导编造了水形的设计。任何一个设计既要有职业,不要做的东西比如室内照明看中国是什么形象?室内照明就去看,我都让学生找过,咱们就找一个例子觉得做得特别有创意的,比如像柏林议会大厦做的技术非常好,能追着阳光走的,一个找不出来。说我们的景观做的好的,就是商业造成的。我们讨论最职业的最专业的最能够表达人的生活需求的这样一个照明,这样的照明比如大家更应该关注室内。室内照明有多少做得很专业,好像不多,不像景观照明的规模那么大。其实方向思路大家都懂,只是传播出去要坚持自己,做自己认为最专业的设计而不是去迎合,这个就很痛苦,是不是该失去这个标,失去这个设计。现在的领导水平也都在不断提高,你放心好了,领导比你水平高,他一定能认可最专业的设计,我就是这个态度。
主持人:你做过城市规划,也做过很大的项目,又做过很小的比如独立建筑的项目,跨度也是很大的。中国现在也需要打鸡血,虽然不是赌博,但是我们需要亢奋,这个是一种文化现象吗?
郝洛西:关于文化的话题,前天你给我辅导了一下,他们问我的问题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不理解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很时髦或者很时尚又拿着一个古老的话题穿一个华丽的外衣,我是这么认为的,什么都冠以文化的现象,其实它就是文化,它绝对是文化的色彩,但是酒文化说文化,它跟人的生活跟人的文学跟我们的体制跟我们的所有的传统息息相关,你能抛开那个文化说光文化吗?不能。你说的那个载体我承认,这个光文化是与生俱来,不是有了这个技术怎么去,当然可以用符号表达,中国结就代表中国,韩国就是红和蓝,美国星条旗,有这种色彩符号性,但是我们谈文化或者谈光是很大很大的一个有内涵有外延上下五千年和未来的东西,千万不要局限在某一个领域,这个绝对不是。你可以去表达这个文化,中国女人穿旗袍,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这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地方都有它的文化性,我没有看很多文化的书,我只是看印度的文化史,太丰富了。
主持人:你为什么做很多影响城市文化发展的项目?
郝洛西:我设计戴的手链,我跟老师们有共同的兴趣,珠宝的设计,我很认可珠宝,但是没有一个珠宝就是看不上那个设计,好像看不上人家的灯具一样,世博会我们自己去设计灯。我们的岗位不同,我是教授,如果天天拿设计画这个教授就完蛋了,我要把学生吸引过来,我的学生对象是建筑学,得让建筑学的同学发现原来光也是一个设计语汇。我作为教授要抓住前沿,如果中国教授都是学习人家没有自己思想的话我们怎么办,而且中国有这么多的人口我们解决的问题太多了,我们的专业是应用型的。我的很多讲课素材必须要做工程实践,我不去亲自做哪些,我怎么知道那里面有这么深的水。光的东西是一个折射是一个影射,反映了文化的性质,但是它可不代表着文化,它代表着文化但是它可不是文化的全部。大概设计领域都是这样,不管城市建筑也好,景观也好或者工业设计也好,为什么意大利的东西一看就是意大利的,但是中国现在也有自己很好的民族品牌,为什么一看特中国,象征的符号的意义决定了这个东西就是中国的。
主持人:光是视觉文化当中的一种语言,这个是我们要引导这次讨论的关键问题,还涉及到亚洲的光文化的形态问题,请郑康和教授讲一讲,亚洲与欧洲的光文化的区别在形态上会呈现一种什么差别吗?
郑康和:我觉得欧洲的东西很有意思,但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想向大家说一下,我没去过多少亚洲国家,但是韩国、日本、中国这三个国家我做了一个比较,我有一个疑问,刚才我已经提到了语言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视觉艺术和语言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在日本呆过八年时间,但是越是重要的话题他们会用非常低的声音谈出来。但是中国人如果认为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他会大声说出来,用这样的方式强调。韩国人可以说是比较中立,都认不出来他是在强调还是在怎么样。碰巧我看景观照明的时候我去了上海、深圳、沈阳等城市,去了很多中国的城市,我也去了很多日本的城市,我走遍了韩国的各个地区,我感受到的是这些从事的建筑它们发出的声音非常强烈,这些表现方式非常强烈。到日本去的话,日本好像若隐若现没有怎么强调,韩国是比较中立,语言的强调、节奏还有样式是不是跟照明有机联系起来,它们之间是不是有一种连贯性,这是我今天想到的,这期间有什么连贯性?所以我想问武石正宣还有中国的专家,我想问一下这个问题。
齐红海:我比较认同生活状态,我不太认同人群有差异。从我个人来讲,如果用这个比喻的话,我自己一直倾向于做比较低语的照明设计,如果比较了解我的人的话可能都是这个感觉,我做的感觉希望是非常沉静声音是小声音的,融入到周围里面去的。我做照明设计的习惯追求不是目前中国市场上特别鼓励的一个方式,还是一个发展阶段的问题。刚才王辉反复讲的东西,第一我觉得你说的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干吗老跟这个较劲。但是问题在于建筑物也好,谁也好,钱在谁的手里,谁有钱谁决定照什么,而不是说建筑师决定钱照什么,照明设计师决定照什么。为什么中国建那么多建筑,建那么多劣质高大的建筑,为什么要做这个事?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这个既不是王辉的问题也不是秦洪海的问题,我们都有自己的设计追求,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时代。
主持人:我的理解,这个事情变得越来越明朗了,照明设计师他所承载的责任和他要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这个应该是越来越清晰。照明设计师所承载的责任,本身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这种夜生活,可能人的生活发生转变了,当然不同的人比如我们有政客也有老板也有普通市民,他们文化上的需求或者生活上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不排除有一些环境做成拉斯维加斯那样的,但是也不排除要做成很低语安静的环境,关键要看语境,跟这个环境所使用的功能和环境和建筑所叙说的东西是什么样的,能不能用你的语言跟相匹配,我觉得是这样的。昨天看到武石正宣先生放的案例,大部分都属于现代的建筑风格,他用比较现代的语言来表现这个建筑包括室内包括建筑外立面等等这些。我想问武石正宣先生,您怎么来理解亚洲的光文化,它的表现形式跟欧洲又有什么区别,你的作品放在欧洲是不是还成立?
武石正宣:这个话题不仅在日本,在欧洲大家也非常认可,今天的话题是一个照明设计的论坛。恕我直言,我的设计在欧洲来说也是非常容易被接受的,之前在美国我的作品也是得到过认可,也得到过大奖。我的这些作品在欧美应该说从他们的视角还有观点来看,这个肯定是属于亚洲风格的设计,而且他们认可了这种风格之后也是慢慢去模仿,而且认为这种设计风格就属于是亚洲风格的一种。但是我本人也是受过欧美很多风格方面的影响,我自己一直认为自己的风格是属于意大利的风格,说实话这些所接触到的知识已经融入到我的血液当中。在中国经常可以看到阴阳鱼的标志,以前古代中国是用毛笔沾墨来进行写字,因此在白纸上面写上黑的字,黑白分明的风格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文化取向。之前各位老师也讲到,建筑与照明的关系,比如说像照明是否应该把它照在建筑物上,还是应该把它利用在其他方面。刚才我也提到了内外合一的风格,刚才所提到的阴阳鱼的设计。把它让所有观看的人看什么,或者以什么样的方式让他来看,这个是作为设计师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我本人在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像周围的环境我是非常重视的,融合在这些环境当中的一种设计的话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刚才谈到了你的作品放在欧洲西方人也比较喜欢,另外也能够让西方人理解你的东西是日本的或者是亚洲的,这个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在做光的艺术处理上有一个设计手法的问题,你如何来定义如何来表现,在中国目前有这样一个状态,如果表达中国传统的东西往往用符号化的东西,用云纹、太极、卷草包括色彩等等是非常表面化的一个东西来体现中国文化传统的东西,甚至把灯笼平面化等等,你的作品里面实际看不到任何的符号化的东西,但是却能让西方或者其它人能够理解到亚洲的意境或者日本的意境,这里面就很奇怪了。这是为什么?你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让人能够理解它是日本的而不是西方的?
武石正宣:刚才我提到了表里如一的问题,实际上我刚才提到了比如像阴阳鱼的标志,实际在黑色当中它孕育着白,白色当中孕育着黑,这种理念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我感觉实际上如果在强烈光照射的部分实际上这个部分可能是非常显著的,但实际上它反面的那些正在阴暗当中的东西可能是更加值得被注意的。
主持人:这个涉及到你在表达地域文化的时候你的出发点不是说通过一个表面的形态的东西来实现的,而是追求它精神甚至哲学方面带来的东西,甚至是一种生活上的状态,把这种东西呈现出来,自然就会被人来理解它的地域文化。是不是这样的?
武石正宣:比如说今天来到北京,我感觉北京的街道给人一种安定安心的感觉,但是如果去到上海,上海给人一种光彩夺目的感觉。广州、深圳、香港、重庆等等地方,这些地方整个街道包括整个市中心非常的光彩照人,但是如果说现代这些光彩夺目的城市过于追求光亮,而它们反而失去了某些更重要东西的话,其实我感觉这些正是表现了一种力量,而且我还感觉这是一种过程,到一定的时候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过分追求光彩照人的理念慢慢回归到自然回归到一种理性化的东西。
主持人:王彦智先生在香港做了大量国内的设计案例,在关于视觉文化方面或者视觉艺术上面,你做的案例有酒店,需要所谓艺术上的表现或者表达,甚至可能某一些地区的酒店也需要体现这种地域文化的意思,你是怎么来做的?如何来体现地域文化的问题,通过光。
王彦智:我们把光伟大化了,说光的文化要换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在造建筑,建筑物风格室内风格代表具像的视觉影像在那儿。建筑和室内给人一个的的表现是属于哪一类的建筑风格,目前北京这个大城市来说单拿出来有多少建筑属于中国风格的建筑?几乎上是没有的,唯一的中国风的建筑在名胜古迹或者胡同或者高档中式古典诗的建筑。我们灯光的表现来说如果有机会遇到这些中式的建筑中式文化的一些物品一些具像能看到的东西,我们灯光当然所表现的东西属于中国感觉的东西,没有办法拿一个中国的照明设计的技巧去创造一个高达三百米的建筑大楼的照明效果,这个是不太实际的问题,不太可能在。我们对灯光的理解应该说是过头了,其实我蛮赞成王辉的想法,我们为什么要照建筑物照那么多。转到另外一个话题,视觉文化某个程度来说属于消费文化,消费文化完毕之后到达速食文化。老百姓很懒得去研究一个东西,反而更喜欢看一个东西,看哪个会使我们快乐。我们看的东西是什么?应该有很多设计师上网看拉斯维加斯的照片,看拉斯维加斯的景观,在我的印象当中可能会照着它画完效果图出来,放在你的项目上去,以致于存在刚才王辉捉的那个问题,建筑师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是错误的。亚洲的视觉文化其实很难解释这个问题,我反倒可以解释刚刚王辉所说的问题,一个灯光设计师必须了解一件事情,当每一栋建筑物都是为了人类的某种机制而建立的,建筑物建筑的规划者会按照这个机制发展这个方案,这个机制可能属于政府机制办公大楼或者文化的机制重建中国的古建筑或者医疗机制娱乐机制,而灯光设计刚开始必须按照这个机制去执行,必须在你的方案里面要在一个机制范围内成为它组成的一分子,不能逾越它超越它,等于你的照明方案必须要去吻合建筑物的本质,任何建筑的本质才行。现在问题出在一个地方,很多设计一开始的工作就已经放弃了这个机制,也不去设定这个机制,往往会把这个机制交由投资者或者建造者按照他所谓的理所当然的所谓的商业机制把它们的要求结果放在这个建筑物上面,之所以变成目前这样一个情况。
我有一次到了一个省会城市,那是晚上坐飞机到的。当我坐车快到市中心的时候,远远有很多高楼大厦也有很多照明亮化的工程摆在那个地方,看到其中的一栋楼非常五彩斑斓非常耀眼美丽,那个距离有点远看不太清到底是什么样的建筑什么样的空间,当时心里想这个可能是一个娱乐场所或者购物中心之类,待会儿回到饭店可以过去玩一下看一下。当我靠近的时候我才发现它其实是一个医院。大家很清楚,医院应该给人一个什么样的氛围,一个什么样的空间,它是什么样条件的环境,我们灯光设计应该按照这个机制理解这个空间的特质空间的本质,然后进行去做设计,而不是跳离这个空间。设计师照着照片做方案,之前没有好好确定了解这个项目的本质在什么地方,之所以变成目前的情况。
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的光,太多太多了,真正的光线来说放在室内放在我们能够真正去使用它的,跟它有互动的东西,而不是眼看的东西。我们一睁眼看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刚才提到视觉文化,灯光只是在视觉文化整个范畴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不能代表一切,可是它是一个烘托各种文化的一种元素类的东西。必须了解一个本质,不能超越这个本质,不能忘记这个场所的本质,这是一个办公大楼就给一个办公大楼的方案,是一个医疗空间或者是娱乐场所,如果一个购物中心弄的跟医院一样没有人会去消费购买。一开始设计的起步必须得去抓到建筑物的本质,才能做到真正合理的结果。
主持人:这个题很大,时间也超出了很多,想要把这个事说透一时半会儿说不太透,今天整个过程各位嘉宾把这个事情基本上把我们做照明设计的角色、定位,应该做一些什么事情说的非常清晰了,这个是很关键的。最后再提一个问题,我们有一个前提,LED背景下的亚洲视觉艺术。我想问这样一个问题,LED会对我们的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郑康和:LED照明现在在全世界的范围其实可以差不多同时间出现的,包括中国各个国家不管是先进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几乎同时间开始使用的,不仅包括发达国家也会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现在也在各个国家出售。刚才我也已经提出过问题,同样的照明器具根据它被使用的不同的地方或者不同的人群会显示出非常大的差距。因此,LED照明相比以前的电器白炽灯还有荧光灯跟这些照明器具比起来,我们的设计师能够非常灵活的采用表达方式,我们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前面会有更大更多的机会,但是也跟随着更多的风险。所以LED照明现在发展的非常迅速,它不仅能够发出大的声音,也可以发出小的声音,它具有这样的一些声音,能够让音乐听起来非常动听,但是相反也可以表达出一些优美的歌声,它也可以让人感觉非常疲劳,所以在LED照明当中存在最大的问题是色彩和动感的因素。我们也考虑了很多问题,我刚才举例首尔市进行说明,首尔市有部分过度使用LED,我们有必要进行管制,因为这个成事不属于一个人也不属于一个业主,这个城市属于全人类,全部的市民。而且来这里旅游的人也对这个城市有发言权,所以这其中有必要建立一个约定的程序,这样才能完整的表达出整个完整的城市。现在在韩国还有中国东南亚的国家或者欧洲的一部分地方,我觉得欧洲不仅做得好,他们也有不足的方面,所以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感觉到它也有一些风险的因素,这方面有必要进行掌控,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设计师要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才能推进LED的发展。
主持人: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师们交流是非常宝贵的,时间原因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谢谢台上的各位嘉宾。
相关知识
直播:LED趋势下的亚洲视觉艺术论坛
2011第三届亚洲照明设计论坛日程安排
亚洲的方向 亚洲照明设计论坛2011完美谢幕
直播:全球化背景下的亚洲光文化议题探讨
直播:低碳语境下的亚洲照明实践论坛
2011第三届亚洲照明设计论坛于10月盛大召开
2013第九届亚洲照明艺术论坛将在穗举办
直播:亚洲的方向 第三届亚洲照明设计论坛
直播|环球酒店设计之旅第十站 品牌化趋势下的酒店设计
上北京 见领导|鼎美董事长张轲:全装修趋势下的顶墙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