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漫漫品牌路——夹江陶瓷整合困境

漫漫品牌路——夹江陶瓷整合困境

https://www.biud.com.cn 2011年11月07日12:51 家居装修知识网  

夹江盛峰陶瓷厂于2006年被峨眉山金陶瓷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现在主要生产全抛釉、微晶石等中高档产品

  随着新兴产区陶瓷企业纷纷杀入夹江陶瓷的大本营川渝市场,夹江陶瓷企业销售半径日益萎缩,已经被逼到了墙角。夹江陶瓷企业的竞争压力不仅仅来源于产区内部,在没有成本优势和低价优势的情形下,夹江陶瓷如果不整合内部力量、形成合力,极有可能被各个击破。合则两利、斗则俱损,抱团取暖才是发展之计。

  广东兴辉陶瓷集团牵手美国莫霍克工业公司、鹰卫浴收购吉事多、金意陶与墨西哥Interceramic公司合作……在佛山,陶瓷企业之间的并购或其他形式的深度合作已经是屡见不鲜。而在夹江,陶瓷企业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缺乏互信、利益平衡机制和统一的行业标准,企业之间缺乏相互合作的精神。虽部分企业之间有过短暂的合作经历,但是最后也无果而终。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和高成本的压力之下,夹江陶瓷企业“小而全”的发展模式弊端已经显露无遗。一条生产线同时生产不同种类、多种规格的产品,生产线处于不断的转产状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产品合格率下降,生产成本也就居高不下。有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也降低了产品的质量标准,或者以次充好进行销售。这也是夹江陶瓷频频被抽检出不合格产品的重要原因。如此,少数企业不注重质量和信用的行为对夹江陶瓷产区的整体形象造成了重大的伤害,让整个夹江陶瓷为他们的不良行为埋单。

  有的企业生产线闲置,有的企业在继续新建生产线,有的企业在塑造品牌,有的企业在自毁长城。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生产高成本导致品质下降,这些都是夹江陶瓷企业之间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的重要根源。

  随着新兴产区陶瓷企业纷纷杀入夹江陶瓷的大本营川渝市场,夹江陶瓷企业销售半径日益萎缩,已经被逼到了墙角。夹江陶瓷企业的竞争压力不仅仅来源于产区内部,在没有成本优势和低价优势的情形下,夹江陶瓷如果不整合内部力量、形成合力,极有可能被各个击破。合则两利、斗则俱损,抱团取暖才是发展之计。

  兼并重组曾昙花一现

  在夹江陶瓷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兼并重组的现象也曾昙花一现,一些濒临倒闭的陶瓷企业,在兼并重组之后重新焕发出了活力。据了解,从夹江陶瓷产业开始发展到2005年期间,夹江全县陶瓷企业兼并6家,重组1家,租赁生产9家,累计盘活存量一亿元,注入资金两千万元,净增生产能力1650万平方米。

  在那个时候,夹江陶瓷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很多陶瓷企业都处于发展的上升状态。而且,当时夹江陶瓷在整体上处于一个供需两旺的时期,绝大多数陶瓷企业根本不用担心产品销售的问题,市场竞争远不如现在激烈。因此,当时不少陶瓷企业都有新建生产线、扩大产能的欲望和需求,当然愿意通过并购这一快捷的方式实现规模扩张。

  2006年,夹江盛峰陶瓷厂出现了经营困难,企业运转难以维继。这时,峨眉山金陶瓷业面临产能不足,供需矛盾一时难以解决。于是,盛峰与金陶进行了接洽谈判,最后双方达成了并购协议。通过并购,金陶瓷业减少了建设周期环节,迅速扩大了产能,满足了经销商的供货要求。一方面,盛峰陶瓷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金陶瓷业规模得到了扩张,由此带来了双赢的局面。现在,盛峰陶瓷是夹江为数不多保持了正常运行的的企业之一。

  但是,现在的产业环境和六七年前的大相径庭。从全国产能布局来看,当时还处于“三山夹两江”的产业格局,产区与产区之间的竞争还很小,而现在新兴的陶瓷生产基地在国内是遍地开花,川渝市场已经受到江西、湖北等新兴产区陶瓷企业的蚕食,夹江陶瓷企业的销售半径已经被大大压缩。从夹江产区内部产能来看,瓷砖的年产量已经从2005年的3亿平方米增长到5亿平方米左右,产值已经突破百亿元,而且紧邻夹江的丹棱也从2008年开始大力引进新的陶瓷生产线,上马陶瓷工业园区。从品牌格局来看,2005年左右我国陶瓷产业的品牌格局还没有形成,新兴品牌的成长空间还比较大,但是现在国内陶瓷行业的品牌格局已经泾渭分明,优质经销商资源已经被行业各大知名品牌瓜分殆尽,不少优秀的终端建材市场已经开始有了市场准入制度,非行业知名品牌进驻的难度加大。

  大环境改观是并购的前提

  在持续的市场疲软压力之下,夹江陶瓷产销比率已经大大失衡。产品销售困难,企业资金链紧绷;银根紧缩,企业融资艰难;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大幅度缩水。目前,夹江产区内已经没有一家大型陶瓷企业保持满负荷生产,有40余条气烧窑处于停产的状态。夹江陶瓷产业已经进入“冬眠”期,正如夹江某大型陶瓷企业负责人所讲,夹江陶瓷企业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活下去,采取的基本上都是收缩策略,兼并重组在市场环境没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是不大可能的。

  夹江在今年点火生产的陶瓷企业主要是因为之前已经订购了生产设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不是因为这些企业产品供不应求。现在,夹江陶瓷企业自身的产能都难以完全消化,因此不会“赶鸭子上架”,去并购其他的陶瓷企业。夹江陶瓷行业大规模的兼并重组,还有待于国内大的市场环境的改变。

  生产线需要技术改造

  据统计,夹江陶瓷产区在2005年已经有超过两百条的生产线在产,这也是夹江产区目前的主要生产线。那个时候兴建的生产线窑炉烧成长度一般都只有一百多米,压机吨位也不大。生产设备老旧,已经很难适应今天的快速生产和节能环保要求,因此必须对这些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

  老线相对于现在新建的大线在硬件、产能、生产效率等方面都有不足,但是小线正是因为产能较小,适合生产一些附加值高和个性化的产品。大线的前期投入成本和产品销售压力都很大,如果生产单一品种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而生产的产品品种、规格过多,企业不断地转产,生产成本也降不下来。因此,小线在生产上更加灵活,加以局部技术改造同样可以发掘出自身的优势。

  在销售困难的情况下,陶瓷企业基本上都不太愿意主动进行相关的投入,赚现钱是多数企业老板的心声。据了解,企业不愿意在设备、技术方面进行再投入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缺少资金,周转困难,二是企业老板对夹江陶瓷行业的前景感到黯淡,继而把资金投入到其他行业。

  整合面临多重困境

  夹江陶瓷企业现在面对的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产区内部企业,江西、湖北、广西等产区企业已经对夹江陶瓷企业的生存提出了挑战。夹江陶瓷曾经的税收、能源、劳动力优势不再,大宗原料从外地采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夹江某陶企负责人表示,夹江部分陶瓷产品在生产成本上,已经处于劣势地位,“在既缺乏品牌,也缺乏生产成本优势的前提下,夹江陶瓷企业如果没有相互合作、抱团取暖的精神。若持续产区内部的恶性竞争,我们有理由相信,夹江陶瓷的生存空间只会被进一步的压缩。”

  据四川米兰诺陶瓷有限公司某负责人介绍,夹江的部分陶瓷企业也有过相互合作的经历,但是由于缺乏长效的利益平衡、互信机制和统一的产品标准,最终都是无果而终。而信用体系的建立、产品标准的制定不是一个或者几个企业能够解决的,必须要有政府的相关部门参与进来。根据记者的了解,不少夹江陶瓷企业的老板虽具有合作的意识,但是企业之间应该怎么样进行长期分工协作,利益怎么样平衡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

  目前,夹江陶瓷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有贴牌和配套生产两种形式,但是合作范围并不广泛。近两三年,夹江涌现出了一批销售公司,主要是由一些陶瓷行业从业经验丰富、具有一定资金基础的人员投资建立。据了解,建立一个类似的销售公司所需的资金投入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通常生产企业还会根据情况给予他们一定的授信空间。这些销售公司一般都是注册佛山的品牌,然后租赁一个展厅、几间办公室、几个业务员,公司就开张营业了,一年的销售额一般在几百万元。

  据陶匠人瓷砖营销总经理欧勇介绍,这种销售公司主要的优势在于产品种类齐全、售后服务快捷、经营灵活,公司不用兼顾生产环节,从而可以将精力全部投入到营销上来。

  销售与生产方完全剥离的合作模式在夹江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但是多少可以为夹江陶瓷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引发一些思考。

  疲软凸现品牌短板

  今年佛山某知名陶瓷企业总裁亲自带队考察了夹江部分陶瓷企业,寻求合作的可能。在夹江陶瓷企业倍感寒意的时候,佛山的一些品牌企业销量依然高歌猛进、产品供不应求。前后两者比较,品牌影响力立显,品牌影响力不足,成为了夹江陶瓷企业的短板。

  纵观国内其他行业有影响力的兼并重组案例,无不有品牌企业的身影。夹江陶瓷产区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最终实现,还有待于企业品牌形象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目前,夹江县不缺乏大规模企业,但缺乏强势品牌。

  在生产成本上涨、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夹江陶瓷企业已经不可能长期延续发展之初的低成本扩张态势。上品质、提档次,升级转型已经是夹江陶瓷迫在眉睫的问题。

  夹江陶瓷不是不具备生产高档产品的能力,同样的设备也可以生产出一流的产品。但是,问题的关键是高价位产品生产出来之后,企业很难进行大批量的销售。有价无市,品牌支撑力的欠缺是夹江陶瓷企业不愿言说的痛。

  然而,在夹江陶瓷企业销售下滑的情况下,紧邻夹江产区的峨眉山金陶瓷业有限公司仍然持续了销售增长的态势,企业每个月基本上都是提前完成营销任务。金陶瓷业副总经理杨庆介绍,四川产区和其他陶瓷产区相比,四川的陶瓷企业不具备生产成本方面的优势甚至是处于劣势,因此价格战的道路走不通,企业只能是向上发展,提高产品品质,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方式来抵消在生产成本上的一些劣势。

  业内人士指出,从金陶的发展例子可以看出,即使是在四川产区,陶瓷企业也不是不能做品牌,只是品牌的路子相对于佛山的企业要艰难一些、付出得多一些。但是企业要长期发展,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只能走品牌之路。滴水可以穿石,难得的是一份长期坚守。

相关知识

漫漫品牌路——夹江陶瓷整合困境
魔涂漆:漫漫品牌路 重在坚持
高低成本陷两难壁垒 夹江陶瓷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局
夹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之路的瓶颈与展望
夹江陶瓷企业的“求生之路”
2012年夹江陶瓷突出重围之路将异常曲折
夹江陶瓷卫浴产区转型升级数亿资金投入
夹江陶瓷行业定位不明 企业经营难陷入困境
夹江陶瓷产业集群力量突显 终端实力逐步扩大
夹江陶瓷停产风波开始从小企业向中型企业蔓延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漫漫品牌路——夹江陶瓷整合困境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7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