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专栏|蒙辉:设计圈繁花似锦,难掩产业设计力量薄弱
壹
2018年11月27日,广州设计周开幕。虽然今年的广州设计周开始售卖门票,但依然没有降低观众的热情,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师、材料商、观众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在三天的时间里将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围得水泄不通。
据广州设计周官方声称,今年设计周展览规模较去年增长近80%。而在超9万平方米展览面积,700多个参展机构中,家居建材等材料企业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数量。以瓷砖为例,20多个品牌集中参展,以至于有人戏称广州设计周快成为一场小型陶博会了。
材料企业的参展的热情也源自于市场的变动。2018年,C端零售的低迷以及对未来市场的信心降低,让不少企业开始以更积极的姿态开拓工程、家装公司、设计师渠道的B端市场。
贰
2015年,新浪家居与简一大理石瓷砖开始推出“环球酒店设计之旅”系列活动,四年之间,22场高端设计分享活动遍布全国各大主流城市,甚至将活动办到了印尼与日本。同样是2015年,新浪家居与欧派家居合作打造“探寻城之上居”设计交流之旅,四年以来以数十场设计师活动从未间断。随后,新浪陆续与金意陶瓷砖、箭牌瓷砖、兴辉瓷砖、马可波罗1295、崔佧床垫、生活家地板、金牌橱柜等十余家企业陆续展开设计师项目,高峰期单月的设计类落地活动超过十场。
材料企业参与的设计师活动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但最近这几年的热潮无疑是由新浪家居推动而起。设计师活动能够提升品牌调性,提高品牌在设计渠道的认知,并最终促进产品在设计渠道的流通。对于材料企业而言,尤其对陶瓷等基础类建材企业而言,随着零售的日渐萎缩,设计师从隐形渠道开始成为重要的渠道之一。
叁
然而,室内设计圈的繁荣,反而衬托出了产业设计力量的薄弱。产业设计力量中,有两个重要的板块:产品设计和展厅设计。产品和展厅,这对企业而言几乎是刚性的需求。企业大多自有相关的团队。但因为家居建材行业的制造业属性,企业自有的设计团队从能力上基本很难匹配如今的市场需求,因此有抱负的企业往往会外聘知名的设计大师、设计机构购买设计服务。
在热闹拥挤的广州设计周上,一位企业管理者向我抱怨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痛苦。在他们过去和外聘设计大咖合作的过程中,在刚开始的概念设计阶段往往双方都很融洽,但一旦进入深化设计阶段,需要考虑材料、生产、定价、市场时,矛盾就开始产生了。大师的设计合作往往是项目制,一方面并不能对企业的整体产品开发策略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大师的作品或许并不完全符合市场实际需求和企业生产要求,但大师往往不愿意改稿。双方都满意的合作最终只能凭运气。
展厅的设计也面临相似的情况,除了双方团队磨合的痛苦外,大师设计的展厅同样面临缺乏体系性和可复制性的难题。常常企业总部的展厅做到了一百分,可复制到市场终端就要打八折,再将产品复制到消费者家庭里,至少又要打一个八折。
企业始终面临两难的取舍,自有设计团队足够了解企业情况,但设计能力不足,外聘团队设计能力足够,但投入度和对企业情况、商业逻辑的研究都很难保障。
肆
在过去的几年里,定制家居以摧枯拉朽之势创造了这个行业的增长奇观。
定制家居之所以能够以如此速度发展,最根本的内部原因在于创造了以终端设计为驱动的定制消费商业模式,同时头部企业基本解决了定制产品大规模生产的难题。尤其是终端设计服务驱动消费的商业模式,对传统家居建材销售几乎是颠覆性的创新,由此也引来了全行业的模仿和跟进,陶瓷、地板、家具等传统行业终端也开始逐渐出现设计服务。
终端设计服务创造了家居建材行业过去没有的大量终端驻店设计师。部分领先品牌全国驻店设计师多达数万人,全行业至少有数十万之多,这远远超过了设计人才的供给能力。因此,整个行业一面大力招聘、培养设计师,一面通过三维家等软甲让设计简单化、模块化来降低设计门槛。一个普通人,在经过短期培训后,也能用软件进行基本的定制家居设计。
在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设计力量薄弱的问题并不凸显。随着竞争的加剧,行业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价格战开打,企业终端设计服务的专业性越来越重要,设计促进销售转化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同时,从衣柜单品,到全屋定制,再到未来的大家居,产品的迭代对企业的终端设计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设计师的选用育留,家居制造企业几乎无人擅长。
伍
最近几年,站在媒体的平台上,我一边看到如今设计圈的繁花似锦,一边就越是感受到产业设计力量的薄弱。中国家居建材行业发展到今天,设计在产业中的作用和价值将更加重要。我们一方面呼吁企业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设计能力的提升上,另一方面也呼吁优秀的设计师和设计公司,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产业、助力产业。
12月28日,新浪家居与广州建众、竹工凡木设计研究室等机构联合推出了Dr.D设计研究院,就是专门整合国内外优秀设计师,进行针对性的产业研究,并为家居建材企业提供产品、展厅、终端设计营销等方面的教育、顾问、实施和推广服务。
我们相信,改变正在发生。
相关知识
主编专栏|蒙辉:老板别怕 品牌年轻化可能是个伪命题
主编专栏|蒙辉:设计圈繁花似锦,难掩产业设计力量薄弱
主编专栏|蒙辉:价格战之后,定制家居设计战何时开打
主编专栏|蒙辉:一个美籍台湾人和一股陶瓷行业的清流
主编专栏|蒙辉:尝试用2000字说明定制行业现状
杨俊辉:设计需要有精神内涵
专栏|蒙辉:从宜昌闹哄哄的发布会看靓家居的“靓系生态”
主编专栏|蒙辉:还讲新零售?未来可能没有建材零售了
专访陈东辉:M+生态系统,用设计连接设计师与消费者
中国有态度之马辉:设计,需要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