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建材流通业十大新闻
2011年的中国建材流通业充满故事,“达芬奇事件”、“百安居抽检上黑榜”……,建材家居业几度深陷诚信道德的漩涡;严峻的国际形势、日渐趋紧的房产调控政策、保障房时代的来临……游走在崛起边缘的建材流通业必将承担起时代的责任与挑战。
时值年末,为了更好地记录下这些兴衰得失,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联合各大主流行业媒体评选出2011年中国建材流通业十大新闻,还原这一年的那些特殊时刻。
1、“达芬奇事件”暴露行业软肋,诚信建设亟待加强。
2011年建材家居行业的负面新闻频繁见诸报端,“达芬奇事件”成为典型代表,质量诚信问题成为建材家居业的顽疾。
2011年10月国务院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十二五”规划,诚信建设被提至空前重要的层面。为了采取更好地有效措施,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按照商务部的要求在行业内开展“全国建材交易信用等级评估”工作,建立建材企业万家交易信用数据库,将建材企业的交易诚信透明化、公开化。
2、保障房时代来临,建材行业面临新机遇。
国家“十二五”规划推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政策,日渐趋紧的房产政策对建材行业造成冲击的同时,重磅推出的安居工程又为内忧外患的建材行业带来了希望的曙光。11月1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截至10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过1000万套,实现了年初计划的目标任务。36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工程将会带动水泥、玻璃、陶瓷、家居装饰用品等建材产品的快速增长,对于建材行业是巨大利好消息。
3、“建材下乡”五部委联合下文扩大试点地区,政策又有新发展。
2011年9月,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扩大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通知》中指出,2011年试点地区扩大为5个,北京、天津、重庆成为新入围试点地区,试点工作将继续推动水泥下乡,积极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对使用节能建材产品和采取节材措施的农民予以补助,同时还提出加强建材下乡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建材下乡产品价格管理、畅通建材流通渠道等7项要求。
4、借助资本力量,建材家居品牌纷纷谋求上市发展。
近年来,随着不少优质的建材家居和流通品牌的崛起,陆续有一批建材及建材流通企业开始谋求上市发展之路。2011年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召开“全国建材企业上市发展促进工作会议”并发布《全国建材企业上市发展指引》,号召全行业树立信心,积极争取上市。2011年3月,新绿洲地板率先登陆香港主板市场,随后5月份,大自然宣布成功登陆港交所,另外,一些大型的建材流通企业也在积极酝酿上市,像红星美凯龙、成都富森美、南京金盛等。
5、工信部制定并颁布《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并颁布了《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新型建筑材料、非金属矿业等5个行业的子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的目标,为建材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6、地板、陶瓷业遭遇一系列反倾销,建材业国际贸易摩擦日趋严重。
2011年10月,美国宣布对中国生产的多层木地板设定最终税率,增收58.84%的反倾销税以及26.73%的反补贴税,共涉及100多家中国木地板企业,而在2011年9月,欧盟委员会也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瓷砖正式征收反倾销税,最高税率达69.7%,这项反倾销税2016年到期后,还可以视情况继续延长。
国际社会针对中国的建材产品反倾销制裁日渐苛刻,地板、陶瓷行业出口贸易形势日益严峻。
7、建材家居卖场继续“跑马圈地”,竞争激烈加速洗牌。
在促房价合理回归的背景下,家居业并没有“趴窝”,相反,各知名连锁品牌继续在各地开始“圈地”运动,不断刷新当地家居卖场的数量和体量。各家居品牌竞争白热化,家居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
政府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并没有阻碍建材家居市场的持续扩张,动辄十几万到几十万平方米的卖场最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业内对卖场是否过剩产生争议,至今也无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以卖场之名坐拥商业地产,是建材家居企业不断买地建场的巨大动力。
8、受楼市寒流影响,建材家居经销商生存艰难。
2011年,受国家房产调控、人民币升值、国际经济等市场环境影响,建材家居的终端市场较去年同期有明显的回落,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也呈现明显下行趋势。内需不足、出口减少、各种原材料价格、运输成本、人工成本高涨,终端卖场租金也日益增高,使经销商的压力剧增。
2011年,建材家居行业逐渐告别暴利进入微利时代,企业利润下降让建材家居经销商们叫苦不迭。
9、2011年建材家居“洋市场”遭遇滑铁卢,相继关门歇业。
2011年对于“洋超市”而言,无疑是一个“尴尬”的年份,在中国市场业绩一直不温不火的“洋超市”今年遭遇了彻底的“滑铁卢”,1月,家得宝北京西四环门店正式关闭。至此,家得宝全面撤出北京市场。时隔仅仅6个月,乐华梅兰北京东四环大郊亭店人去楼空,正式进入歇业状态。和当初大张旗鼓的进入相比,家居行业的世界级大佬在中国走得却不是那么顺当。“水土不服”遭遇房产严政,在内外夹击下,“洋超市”的撤离成为必然。
10、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首次进入世界500强。
2011年7月7日,美国《财富》正式公布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CNBM)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位列第484位。在以水泥为主业的企业中,位于爱尔兰CRH、法国拉法基、瑞士Holcim之后的第四位。
2010年,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完成营业收入1354亿元,同比增长66%;利润75.6亿元,同比增长95%;资产总额达1535亿元,同比增长35%,这是中国的建材企业首次挺进世界500强,而爱尔兰CRH、法国拉法基、瑞士Holcim在2011年水泥排名中均有所下降,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水泥行业在世界水泥业中的地位提升显著。
评选媒体: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新华社、参考消息、工人日报、经济参考报、经济观察报、每日经济新闻、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建材报、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报、北京晨报、北京商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中新网、新浪网、慧聪网、千龙网、中国建材网。
相关知识
2011年中国建材流通业十大新闻
年终盘点:2011影响中国地板行业十大新闻
2011年中国涂料行业十大关键词
金牌卫浴喜获“2011年中国卫浴十大品牌”
2014年中国家具行业十大新闻
金牌卫浴喜获"2011年中国卫浴十大品牌"
盘点:2012年中国家居流通业十大关键词
2011中国家具业十大新闻发布 达芬奇事件居首
2012年中国地板行业十大品牌榜出炉
盘点2011年中国家装业十大新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