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做好家装防水工程,让家中万无一“湿”

做好家装防水工程,让家中万无一“湿”

https://www.biud.com.cn 2012年01月11日12:13 家居装修知识网  

  热闹的节日即将来临,但倘若因防水处理不当,导致卫浴间产生漏水、积水、墙面发霉等情况,会大大破坏过节的心情,也会给自家及邻居带来经济损失。家装防水作为装修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入住后的“水患”问题。

  新房装修,多数要进行水电改造,这样就会破坏开发商做的防水层。而二次装修时,消费者往往需要重新铺设卫浴间的地砖,也会对原有防水层造成破坏。

  专家介绍,防水的花费并不多,即使用最好的防水材料,请最熟练的工人来做,目前市场价大约是每平米60元-100元,仅占整体装修费用的1%左右。装修第一网提醒如果疏于防水,卫浴间和厨房只要有一个地方漏水,就会在楼板内形成串水渗漏到楼下,影响邻里关系,严重的可能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法律纠纷。若入住之后重新补做防水,造价大约是装修之前的3-5倍。

  防水工程不像吊顶、墙面、地板那样直接“映入眼帘”,不少业主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外观设计上,一味追求美观,却不重视长远的使用功能。此外,如果不慎使用了劣质防水材料,或遭遇了未经专业培训的施工人员,房屋的防水防漏效果也难以得到保证。

  ■ 防水细节

  1基层先处理

  在家装防水施工之前,必须对基层进行处理,达到基层表面平整、坚实、干净、无浮灰和油污。

  处理方法:仔细清扫基面去除浮尘,并去除水泥结块和松动基层;对管根、排水孔、阴阳角、墙面水电改后留下的空洞等部位进行特殊处理。装修第一网提醒处理完毕后用毛刷细扫基面遗留灰尘,取适量防水涂料稀释至牛奶状,用滚筒蘸取稀释后的材料至下而上,先墙后地涂刷防水面,做到彻底除尘。

  2涂刷要全面

  除了必须做防水的卫浴间之外,某些家庭在装修时也将水路引入了阳台、地下室等,而采用地暖的家庭需要在整个居室地面上铺管走水,因此这些容易引起水灾的地方都有必要做防水。

  处理方法:对于墙体内埋水管,要剔凿大于管径的凹槽,槽内抹灰,并刷防水涂层。如装修时改动了原来的排水和污水管道及地漏位置,一定要在周边加强防水措施。

  3卫浴间防水高1.8米

  一般花洒或喷头安装在180厘米高左右,如果防水做得低了,长期喷淋造成水浸透墙体,会使墙体霉变、墙面装饰层涂料或面砖剥落,从而起不到防水效果。

  处理方法:非淋浴墙原则上防水涂料不能低于35厘米。但为了强化防水作用,建议消费者统一做到180厘米高。另外,对于厕浴间改造的轻体墙和自建轻体墙,建议防水高度做到顶部。防水涂料必须刷到国家验收规范的1.5毫米厚。

  ■ 防水检查

  卫生间做24小时闭水试验

  电改造结束后,马上就要做防水。检验防水效果的好坏,则主要通过做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通常在最后一遍涂刷防水涂料12小时、待防水涂料与基层原始结构牢固结合后进行。装修第一网提醒具体操作需要封好门口及下水口,在卫生间地面蓄满水达到3-5厘米的高度,并做上记号,24小时内若水面无明显下降,特别楼下住家的房顶没有发生渗漏,防水就做合格了。如验收不合格,防水工程必须整体重做并重新进行验收。

  轻体墙可淋水试验

  轻质墙体的防水验收应采取淋水试验,用水管在做好防水涂料的墙面上自上而下不间断喷淋3分钟,4小时以后观察墙体的另一侧是否会出现渗透现象,如果无渗透现象即可认为墙面防水施工验收合格。

  ■ 小贴士

  防水层破损处须保护

  防水层做好后还要在上面继续施工贴瓷砖,往往很容易就造成防水层的破损,如果破损处得不到修补或没有发现,将来会引起渗漏,因此要打上保护层。

  通常修补采用的是水泥加入界面剂再加入刚性防水材料搅拌均匀涂刷,这种混和物凝结后强度超过一般混凝土材料,同时加入刚性防水材料,这样的防水才能万无一失。

  厨房、阳台也是防水重点

  由于在厨房洗菜时,厨具会不同程度有水溢出,容易造成水沿着地漏的缝隙渗漏,造成漏水,因此厨房也需要做防水保护。装修第一网提醒一般建议厨房地面及墙体上翻30厘米做防水,在洗菜盆安置的墙体上翻150厘米设置防水层位最佳。外露阳台由于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必须要做防水,避免雨雪等积水渗到楼下。

(搜狐合肥家居首页,合肥家居产品流行趋势专题链接)

相关知识

做好家装防水工程,让家中万无一“湿”
做好家装防水工程,让家中万无一“湿”
做好防水,让家中万无一“湿”
揭露家装防水四误区 家居环境万无一“湿”
家居防水工程施工 如何做到“万无一湿”
梅雨季节,家装做好这些,包你万无一“湿”
做好防水 让家中万无一“湿”
做好防水措施 让家中万无一“湿”
三招教你做好家装“防水”工程
防水材料不可忽视 三步教您做好家装防水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做好家装防水工程,让家中万无一“湿”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85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