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T 机顶盒的发展趋势如何 2011-11-20
一、数字电视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势 我国现有有线电视用户1亿户、模拟电视机4亿多台,大中城市的有线广播电视网已基本实现了采集、制作、播出的数字化,卫星和光缆干线也基本实现了数字传输方式。 2004年是广电总局确定的“数字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广电总局明确提出整体平移的战略发展思想,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青岛模式”、“佛山模式”,解决机顶盒给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带来的障碍,得到了国家和各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但是,数字节目资源的匮乏,成为影响数字电视发展的一大瓶颈。2004年,中国成立了五大付费数字电视节目运营平台,2004年8月中央电视台付费数字电视节目上星传输,9月正式开始收费运营,付费数字电视节目内容不断丰富,这给数字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005年是广电总局确定的“数字电视关键年”,机顶盒用户的发展目标是3000万。在这一年,按照数字电视发展规划时间表,四分之一的电视台发射和传输数字电视信号,开播50-80套付费影视频道,出台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用于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卫星也将发射升空。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出,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2005年5月,中央电视台将开始向全国数字电视用户传送高清频道,2006年下半年中国将启动直播星业务,电信企业介入数字电视市场极大地推动了IPTV业务的发展,这些新业务的出现也必将给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据预测,我国卫星电视用户有2000万户以上,地面传输用户有5000万户以上,有线用户3000万户以上,这是一个1000亿元的大市场。 有关中国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到底又多大的争议很大,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数字电视市场的“规模和潜在利益” 庞大。中国数字电视的市场正逐步展现出规模效益,产业链中的节目提供商、频道集成运营商和各地网络运营商正在不断地探索适合中国数字电视市场发展的运营模式。 数字电视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高清晰数字电视、卫星移动电视、直播星电视等新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开展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技术平台,节目提供商和节目运营商可以选择不同技术平台的传输方式将付费数字电视节目和增值业务传送到千家万户,技术的发展使得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同时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数字电视业务的发展。 二、数字电视标准 1、DVB标准简介 DVB是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数字视频广播,是一个由欧洲170多个组织参加的项目。 DVB的标准包括:DVB广播传输系统、DVB基带附加信息系统、DVB交互业务系统、DVB条件接收及接口标准。其中:DVB广播传输系统包括卫星、有线和地面广播的标清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的广播和传输;DVB基带附加信息系统需要传送的信息包括接收IRD调谐、节目指南,以及图文、字幕、图标等信息;DVB交互业务系统包括与其他相关国际标准兼容的交互业务网络独立协议,传送交互服务过程命令与控制信号的回传信道等;DVB条件接收的通用接口,使IRD(Integrated Receiver Decoder,综合解码接收机)能够解扰采用通用加扰算法的加扰信息;DVB接口标准可实现DVB数字广播系统与其他电信网络(如PDH、SDH、ATM)的互连,扩展DVB技术的应用范围,此外还可用于连接专业设备和IRD接口。 DVB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通用的MPEG-2视频和音频编码,目前用于数字卫星和有线广播的主要方式是MP @ ML,DVB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要找到一种对所有传输媒体都适用的数字电视技术和系统。DVB标准主要包括DVB-S、DVB-C和DVB-T,分别用于卫星、有线和地面广播,并得到了ETS(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的批准。 DVB-T DVB-T(ETS 300 744)为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系统标准,已被ITU推荐,这是最复杂的DVB传输系统。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的传输容量,在理论上与有线电视系统相当,本地区覆盖好。DVB-T采用了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的调制方式,在8MHz带宽内能传送四套电视节目,传输质量高,但是这种方式的接收费用高。 DVB-S DVB-S(ETS 300 421)为数字卫星广播系统标准,具有覆盖面广、节目容量大等特点。数据流的调制采用四相相移键控调制(QPSK)方式,工作频率为11/12GHz。在使用MPEG-2MP@ML格式时,用户端达到CCIR 601演播室质量,码率为9Mb/s;实现PAL质量的码率需要达到5Mb/s。一个54MHz转发器的传送速率达到68Mb/s,可实现多套节目的复用,DVB-S标准几乎为所有的卫星广播数字电视系统所采用,我国也选用了DVB-S标准。 DVB-C DVB-C(ETS 300 429)为数字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标准,它具有16、32、64、128、256QAM(正交调幅)等多种调制方式,工作频率在10GHz以下。在采用64QAM方式时,一个PAL通道的传送码率为41.34Mb/s,可用于多套节目的复用,系统前端可从卫星和地面发射获得信号,终端需要有线机顶盒。 2、ATSC标准简介 ATSC是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先进电视制式委员会,它是美国数字电视标准。ATSC的成员有30个,其中包括美国国内成员20个,以及来自阿根廷、法国、韩国等7个国家的10个成员,我国的广播科学研究院也参加了ATSC组织。 ATSC标准描述了先进电视(ATV)系统的特性,该标准和附件提供了包括视频编码器输入扫描格式在内的系统参数规范、视频编码器预处理与压缩参数规范、声频编码器输入信号格式以及预处理与压缩参数规范,以及VSB RF/传输子系统规范。ATSC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的概念,附件中提供了每种模块的规范。 ATSC数字电视标准由四个分离的层级组成,各层级之间具有清晰的界面。最高的图像层确定图像的形式,包括象素阵列、幅型比和帧频;第二层是图像压缩层,采用MPEG-2压缩标准;第三层是系统复用层,特定的数据纳入不同的压缩包中,采用MPEG-2压缩标准;最底层是传输层,用于确定数据传输的调制和信道编码方案。地面广播系统采用Zenith公司开发的8-VSB传输模式,在6MHz地面广播频道上可实现19.3Mb/s的传输速率,该标准也包含适合有线电视系统高数据率的16-VSB传输模式,可在6MHz有线电视信道中实现38.6Mb/s的传输速率。下面两层共同承担普通数据的传输,上面两层确定在普通数据传输基础上运行的特定配置,如HDTV或SDTV,并确定ATSC标准支持的具体图像格式,包括6种HDTV 和12种SDTV格式,其中有14种采用逐行扫描方式。在HDTV格式中,由于1920×1080格式不适合在6MHz信道内以60帧/秒进行逐行扫描,故以隔行扫描取代。SDTV的640×480图像格式与计算机VGA格式相同,从而可保证与计算机的适用性。在12种SDTV格式中,有9种采用逐行扫描,保留3种隔行扫描方式来适应现有的视频系统。另外,ATSC还开发了可为采用50Hz帧频的国家使用的标准,HDTV格式的象素阵列相同,但帧频为25Hz、50Hz,SDTV格式的垂直分辨率为576行,水平分辨率则不同,包含352×288格式,适应必要的窗口设置。 3、我国的数字电视标准 我国的数字电视标准是在国际上已有的三种数字电视技术标准(ATSC、DVB和日本的ISDB)的基础上,在广电等有关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根据近几年的研究和试验结果而制定的。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数字电视标准体系,制定和发布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内容涉及到信源采编/制作、业务应用/播出、传输/覆盖和监测等方面,基本满足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的需要,目前标准仍处于逐步建设和完善的阶段。 数字电视标准是一个庞大的标准体系,仅仅传输标准就分为卫星、有线和地方三种方式。目前,我国的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标准已确定采用DVB-S,但国家并没有大力去推广,2006年启动直播卫星业务,DVB-S能否满足需求还很难确定。我国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标准采用DVB-C。 我国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还处于标准制订和批准认证阶段,如果直接采用别国的数字电视标准,那就意味着我们将要给国外厂商付出不菲的专利费用,这对于电视机制造商来说负担承重。目前,国家已经选出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两套方案,最终谁能够胜出还尚无定论。据报道,清华大学研发的DMB-T和上海交大研发的ADTB-T方案均已进入可实用阶段,且各方面性能均超过国外同类型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据了解,江西、河南等地已经使用清华DMB-T标准进行数字电视试点,有报道称按清华数字电视标准设计的“中视一号”芯片已向上海宏力半导体和中芯国际下了两万片订单,清华大学数字电视项目负责人杨知行坦言“这是有风险的”。上海交大的数字电视传输方案也于2004年在上海900辆出租车中以移动电视的模式进行了试运行。 三、适合中国的数字电视发展之路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BIRTV2004报告会上强调:我们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之路。广播电视数字化不仅仅是技术设备的升级换代,更为重要的是它将给广播电视的工作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方式、体制、机制乃至政策法规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变化,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国情出发,抓住播出前端、用户终端数字化和塑造市场服务主体的三个重点,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发展之路。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不能照搬国外经验,而必须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新方式、新模式,推动产业向前发展。在我国的许多地区,两三年前已经开始搭建了数字平台,但他们大多采用传统的经营方式,通过卖节目和机顶盒来发展数字电视用户,于是出现了“两万户”的瓶颈,一时间机顶盒成为阻碍数字电视发展的最大障碍。实践证明,这样的运营模式很难带动数字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可喜的是,与此同时出现了“青岛模式”、“佛山模式”,他们给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线曙光。“青岛模式”采用了整体转换的理念,以小区为单位,在推行数字节目的同时全部停止传送模拟信号,为了使用户能平稳地过渡到“数字时代”,有线网络公司向用户免费提供机顶盒,同时增加附加服务,提高收费,以此来消化机顶盒的成本。“佛山模式”则是在学习“青岛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而推出的整体转换模式。这两种模式得到了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并向全国推广,整体平移似乎成为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关知识
DVB-T 机顶盒的发展趋势如何
品牌化运作是卫浴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儿童家电不断升温 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中国儿童涂料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中国礼品家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瓷砖的发展趋势如何?
门窗五金节能发展如何?顺应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门窗五金节能发展如何?顺应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市场观察室:需求带动供给 家具五金的发展趋势
中国家居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