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社交圈可改善心理状态 2011-04-24
富士康“会诊”专家彭凯平谈心理减压
5月22日,富士康总裁郭台铭邀请了国内外的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及精神病学等方面专家到富士康“会诊”,寻找挣脱“连跳”阴影的出路。作为富士康邀请的社会心理学专家,彭凯平教授在分析“连跳”背后的原因时,呼吁社会不仅要关注逝者,更要关注我们身边99%以上的健康人的心理卫生问题。
■ 本期心理沙龙嘉宾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我认为社会关系疏离是自杀主因”
新京报:听说您才从深圳回来,您22日参加的“富士康专家会诊”,有没有什么一致的说法?
彭凯平:说“会诊”其实是不太确切的。我个人认为,富士康的问题是企业转型中的心理危机问题,具普遍性,不是简朴的心理、病理问题。所以,我们这次,并不是去给富士康员工做心理诊断的,而是让大家从事件中得到教育,从(已发生的)负面的行为思维中,发现正面的榜样。
新京报:您在富士康员工中有没有发现正面的榜样呢?他们表现得都怎么样?
彭凯平:我在富士康就看到有特别快乐的员工,小姑娘小伙子们成群结伙地往外走。现实上,大部分的跳楼者在富士康工作的工夫都比较短,最多一年半,最少两三个月,如果说工作压力,肯定不比老员工更大。我觉得,“跳楼”还是由不顺应,以及巨大的心理落差造成的。这种心理落差主要表现为:第一,从农村到城市的心理落差,以为来到了大城市,但密集的劳动让他们看到城市却感受不到城市;第二,家庭到社会的落差,从家庭的保护到自食其力;从保护的、尊重的心理环境到批评的、管制的心理环境的落差;从社会支持的关系网络到没有任何支持的关系网络间的落差。
现代社会学创始人爱米尔·杜尔凯姆认为,自杀既不取决于经济基础,也不完全由家庭背景决定,相反,社会关系的亲疏是造成自杀的最主要原因。外出打工者从认识的农村环境走到完全陌生的城市环境中,这种变迁造成了与先前关系的分离,其本质还是社会关系的隔离。而一系列的跳楼事件,就是社会剧变引发的心理冲突的集中表现。所以说,防止恶性自杀事件,应当是社会学和心理学一起来做的事情。
新京报:有心理咨询师认为从农村到城市务工的年轻人因为不能顺应城市环境而产生的“心理隔断期”是他们自杀的一个诱因。您觉得“心理隔断期”详细而言指的是什么?您对这种说法持什么态度?
彭凯平:心理隔断期?确切的说法应当是“心理断乳期”吧?这种说法来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我个人是不太认可这种说法的。因为“心理断乳期”强调从个人内心世界寻找问题的原因,肯定程度上忽略了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个学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太悲观,把人看得太脆弱。实际上人的内心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
单纯的言语安慰可能让抑郁者陷得更深
新京报:当身边的亲友出现这些前兆的时分我们又应当怎么做?
彭凯平:当身边的人心理状态出现问题,表现出以上的那些征兆时,作为亲友要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首先是不要只是用言语安慰,这样的安慰往往是没有效果的,还可能会让他陷得更深。这时分要做的应当是让他从自己的思维世界里跳出来,进入社会和工作中来。通过与社会的接触转移他的注意力,度过心理危机。
第二,肯定要找心理医生。有病看大夫是正常的科学态度,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地方。
其次,在交流的过程中,不要带着某种角色跟他交流,而是要采取平等的交流方式。在中国的社会关系中,“角色”观念特别重要。人们总是习惯于扮演一些角色,比如“官员”、“教授”、“平民”等等。工厂里一些管理人员在和工人交流的时分,往往会扮演“公司管理层”这样的角色,而工人自然被定义为“被管理者”,这样的交流是很无力的。中国古语中有一句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即便是平时再严肃,在员工向你寻求帮助的时分也要以人和人的交流为前提,感受他的感受,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走过心理危机。
相关知识
建社交圈可改善心理状态
职场“变态”人士的心理状态
冬季防冻疮:坚持足部按摩可改善血液循环
探秘自杀者的性格和心理状态
晚上睡觉总是睡不好怎么办
独家直播:中国·南浔木地板产业发展大会
直播:中国当代生活方式下的设计策略主题论坛
光环境影响南极科考队员健康 LED改善照明
“身心灵性”艾可国际 深知女人“芯”
对话大师--王蔚:设计师经纪人必将呼之欲出